春节临近,预制菜成为各大平台年货节热销的品类。1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京东获悉,2022年,京东超市预制菜成交额增速达160%;预制菜品牌已超400家;用户年复合增速超过50%,连续3年实现高倍增长。
最近一段时间,“预制人”的概念出现,渐渐成为网络热梗。一般认为,这类人群仿佛被提前设定好程序,只会按照固定的模板来思考和行动,就像预制菜一样方便但缺乏新鲜感和个性。其表现包括信息理解障碍、答非所问、拒绝思考等,让人在与他们交流时感到既费力又无奈。
4月27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AWE”)在上海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家电行业风向标,每一年的AWE都是展示品牌实力、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而预制菜作为近一两年最热词之一,吸引了众多跨界玩家入局。
预制菜因为要不要被端上年夜饭餐桌,于2月6日再次登上热搜。过去一年里,大众对于预制菜两极分化的争议一直没有中断过,之前网传的鉴别预制菜攻略,也被诸多网友指出不太靠谱。北京青年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00名消费者,发现大部分人对预制菜还是持中性甚至支持态度。
“放在门口就行了。”明明是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为什么有些人非要追问:“放在哪里?”。这些看似荒诞的对话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段子。而更让人细思恐极的是,这种看似简单的机械化交流,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蒋璟璟“如果早知道酒店用那么多预制菜,我们肯定不会定这家了,感觉没档次,更怕来宾觉得我们没诚意。”不久前,浙江杭州一对新人定了一款价格不菲的宴会套餐,但婚宴后新人被亲友悄悄告知:婚宴性价比不高,16道菜有七成是预制菜。这对新人在网上发文“吐槽”后,立即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
7月26日,参与趣店预制菜直播的《奇葩说》辩手傅首尔通过其微博账号“傅妈”致歉:“我接到的通告就是试吃和讲解预制菜。接错了一份工作,疏忽又愚蠢,我满心后悔,真的,活该被骂。大家实事求是的批评我都接受,也一直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