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件文物是战国时期的宝贝,故事发生在1977年的广西地带,一位男子在山上干活,不小心将一个陶罐打碎,陶罐中竟然出现一只金黄色的小熊,样子还很精致,摸起来还有一种冰凉的感觉,男子顺手揣进兜里带回了家。
专家:不具收藏价值,上交国家可获奖励“这俩陶器不知道属于哪个年代?值钱不值钱?我能不能转卖?”12月24日,郾城区龙城镇孔庄村一村民求助媒体时询问到。昨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刘晨告诉记者,经过初步判断,这俩陶器属于战国中期文物,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村民展示他挖出来的古董。
近日,因云南保山小伙王伟将一柄战国时期的古青铜剑和29件青铜手镯残片,捐赠给保山市博物馆,博物馆为其补办了一场捐赠仪式。2021年底,王伟驾驶途中,遇到一个60多岁的老人在路边招手拦车,王伟便停下车。老人称想卖一样东西给王伟,从身后拿出一个帆布口袋,里面装着古青铜剑和青铜的残片。
2月26日,沈阳海关向沈阳博物馆移交罚没文物——五枚战国时期的燕明刀币,均为沈阳海关在沈阳桃仙机场空港口岸旅检渠道查获。经文物鉴定机构鉴定,属于一般文物,禁止出境。燕明刀币,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主要刀币,“明”为刀币表面铭文,因此得名。刀币形式源于青铜削,为条形刀身,长柄,柄端有环。
青铜剑剑身长为32.5厘米5月15日,保山市博物馆在一楼大厅举行捐赠仪式,正式接受保山小伙王伟的捐赠——一柄战国时期的青铜古剑和29件青铜手镯残片。保山市博物馆馆长王黎锐向王伟颁发了捐赠证书,以表彰他为文物保护和研究所作的贡献。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自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晚清官员王懿荣意外发现以来,累计出土的数量已经超过15万片。甲骨文的横空出世,不仅让一度否定商朝存在的西方学者哑口无言,而且为商朝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央广网周口2月13日消息(记者 彭华)2月11日下午,周口市商水县练集镇梁楼村村民梁秋生向周口市博物馆捐赠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方壶。战国时期的青铜方壶(央广网发 黄佳摄)这件青铜方壶高28厘米,宽17.7厘米,腹部最大径10.
来源:西湖之声近些年,随着盗墓题材的小说及影视作品的轮番大热,很多人对“盗墓”有着不切实际的浪漫想象。你想象中的盗墓可能是这样的或者这样的可他们实际上是这样的近日,绍兴公安破获一起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案,抓获“摸金校尉”6名,成功追回了3件颇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战国陶器。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我们社会的各项制度,生活习俗等都来自于数千年的不朽传承,就像《赞僧诗》里提到的那样,从尧舜禹开始,中国社会的更迭就有迹可循,从秦始皇开始,国家的形式在中国确立。
【7名“摸金校尉”在广西盗出战国时期文物,其中3件广西首见】广西贺州市公安局八步分局12月8日披露,近期破获一起盗掘古墓、倒卖文物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追回战国时期文物21件,涉及国家级文物19件。其中有3件为广西首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12月8日,记者从贺州市公安局八步分局获悉,该局近日侦破一起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追回在贺州出土的被盗掘文物21件,均为战国时期文物,其中3件为广西首见。该案是自2018年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在全国部署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广西唯一的重大文物犯罪案件。
杜先生收藏的战国印章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马妍)2015年年岁史诗大剧《芈月传》风靡大江南北,群雄逐鹿的战国火焰不仅霸屏,这股火势也影响到了收藏行业。一些国内外收藏网显示,因为剧中考究的战国物件雕刻工艺精美,现在存留下来的数量稀少,让战国藏品再次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