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是编者在汤显祖原著上,完全继承原词,经过精心梳理,创作了以“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为核心的故事,精选二十七折,分为上、中、下三本,全本演出连续3天,每天3小时,足以让戏迷们流连忘返,沉醉在昆曲美的世界里。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 之后到了香港,下一站理所当然在苏州。大陆观众会否反应热烈?我心里是没谱儿的……直到各地学生蜂拥而至,连走廊都站满了人,演出结束涌上前去拍照。我的心放下来了,想着‘妥了’。
03:43白先勇谈青春版《牡丹亭》。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视频编辑 李思洁。(03:43)9月13日,“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庆演系列学术讲座”之“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举行。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朱贺)“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 之后到了香港,下一站理所当然在苏州。大陆观众会否反应热烈?我心里没谱儿……直到各地学生蜂拥而至,连走廊都站满了人,演出结束涌上前去拍照。我的心放下来了,想着‘妥了’。
2003年,著名作家白先勇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携手海峡两岸文化、戏曲精英,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引发轰动。此后在香港、苏州、杭州、北京、上海等地开启全国巡演,受到各地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喜爱。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随着一对璧人携手谢幕,青春版《牡丹亭》此番南京演出也落下了帷幕。12月1日晚,演出结束后,著名作家白先勇在掌声中登台,向到场的观众致意。据悉,三天的演出,他均亲自把场站台。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台北1月22日电(记者陈键兴)“借一出400年历史的戏,让一个600年历史的剧种在21世纪舞台上恢复青春的生命,如果成功,我们是否也有机会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拉到21世纪的舞台上重放光芒?
中新社台北3月27日电 (记者 杨程晨)今年是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开演二十周年,该剧总制作人兼艺术总监、台湾作家白先勇27日在台北发表新书《牡丹花开二十年——青春版与昆曲复兴》。该书由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是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年的全记录。
2024年9月10日起,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的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暨500场庆典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一连演出3天;9月14日至16日,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演出,这是该剧第5次亮相北大。其间,白先勇还来到北大举办了“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的讲座。
本文图均为 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11月28日,文化名家白先勇再次来到南京大学。据“南京大学”公众号消息,当天白先勇作了“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的讲座, 分享了青春版《牡丹亭》传承昆曲艺术,在国际舞台掀起“中国文化冲击波”的历程,并受聘为南大杰出客座教授。
11月28日,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重返南京大学,为南大师生带来“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主题讲座。自打2004年在台北首演成功后,青春版《牡丹亭》掀起的“昆曲热”已经在年轻人中持续了整整20年,成为“一出戏普及了一个剧种”的典范。
中新社记者:路梅因不忍见昆曲式微,作家白先勇决心“做一出戏”以传承经典。2004年,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兼艺术总监,两岸文化及戏曲界精英联手创作的昆曲大戏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2024年3月,该戏原班人马回到台湾举办20周年庆演,依然吸引着新老观众,又一次引发热潮。
交汇点讯 11月27日,知名作家白先勇携新书《牡丹花开二十年》来到南京,在接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时他谈到,在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推出20周年之际推出这本书,就是想要做一个总结:“这部戏至少启动了昆曲的复兴。
2024-09-16 10:38来源:中国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9月13日晚,“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庆演系列学术讲座”之“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举行,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东亚语
中新社台北2月23日电(记者 杨程晨)就在青春版《牡丹亭》返台巡演前夕,任该戏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的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与台湾大学戏剧系名誉教授、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23日晚在台北以“昆曲复兴”为题对谈。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于台北首演至今已有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