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福建博物院一楼3号厅门口的中庭水池间,一幢小巧精致的木结构廊桥揭牌投入展陈。它不仅是福博的室内装饰,还是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暨建筑人类学博物馆教学科研项目:《闽浙地区编木拱桥历史结构、营造技术与匠作谱系研究》的展品《廊桥廊屋及藻井》。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雪薇 吴诗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四季第六期走进福建博物院,福建文博再次在全国“火出圈”。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走上央视舞台,讲述三件福博宝藏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王崟欣林仕元展示最新创作的作品。 本报记者 王崟欣摄用“艺痴”来形容林仕元一点也不为过。见到林仕元时,他正伏案桌前,对着一块银胚敲敲打打,丝毫未察觉有人走进来。房间很静,只听得见“叮叮当当”的声音。灯光照亮一方案几,也照亮林仕元手中的银胚,远看洁白一片。
供图丨杨慧 图为福建博物院镇馆之宝——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文昌帝君像一张嘴 六个人作者/许松青朗读丨张蓓我们都听过著名的“一张床 六个人”的理论,说的是夫妻关系并非只在二人间,而是夫妻二人再加上双方父母,至少六人,甚至更多人包含其间。这让我联想到沟通。
五代闽国王延翰铜鎏金狮子炉,体现了中外海上贸易兴起时期中国金属器物的先进制造技艺,现藏于福建博物院。明德化窑堆贴梅鹿高足杯,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现藏于福建博物院。清青花黄釉葫芦瓶,为平潭“碗礁一号”沉船出水器物,现藏于福州市博物馆。
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许钹钹 通讯员林婉清)近日,由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亲手制作的德化窑文昌坐像亮相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德化窑文昌坐像(视频截图)德化窑文昌坐像是福建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国家宝藏》讲述的故事,在德化窑文昌坐像的前世传奇中缓缓拉开序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展览展出的烟色罗广袖袍。展览展出的孔雀蓝釉陶瓶。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福建博物院推出“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展览,通过文物、史料和图片,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传达和合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