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病原微生物导致果蔬腐烂变质是全球性难题。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期在果蔬安全、高效防腐保鲜方面取得系列进展,他们利用向日葵等提取物对抗真菌,使蓝莓等新鲜果蔬得以“续命”,可大大降低损失。《美国化学会新闻周刊》报道并评述了这一重要进展。
迎着春风,阜阳各地绿植生机盎然,不少市民发现,阜城淮河路、颍淮大道主干道两侧的绿化带裸露土上,覆盖一层红黄相间的物料,为城市增添一抹亮色。2月16日下午,记者在阜城淮河路与河滨路交口看到,一辆园林绿化养护车停在路旁,养护人员正忙着为植被施肥,用的便是市民看到的彩色物料。
随着碳中和概念的发展,绿色和低碳不再仅仅是针对企业生产的要求,而是逐渐进入了人们日常。但是,作为普通人在生活中能为绿色低碳做些什么?绿色生活是一种没有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环境友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最近,它正在从一种生活理念变成更多可以落地的行动。
3月28日,由美的发起,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指导的“化作青绿——2022美的绿色回收行动”启动,此举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同时,通过联合众多合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以旧换新行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众多优质绿色家电产品,为拉动家电更新升级,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行业绿色跑道。
近日,杨浦公园党群服务站于举办以“美丽杨浦 文明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吸引了各年龄层的游客前来参加。本次活动以“春之杨浦”创全摄影展和变废为宝作品展两大展览为主体,搭配便民类服务和绿化宣传展开。城市风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多方面多角度的摄影图片一一亮相。
为进一步宣传垃圾分类,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意识,5月9日,大兴区西红门镇九龙社区联合北京多利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九龙家园一区开展低值回收物换购服务,方便居民朋友回收低值可回收物,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日,某市有关部门销毁了今年“3·15”行动中查处的一批假冒伪劣物品,品种主要有服装、包装品、非法印刷品等。此次销毁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假冒伪劣物品进行分类后实施“绿色销毁”。这样做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值得推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手闲置交易在盘活资源和碳减排方面的独特作用备受关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