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指的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但不知道大家好奇过没有,为什么四大名著是这四本书,而不是《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这些书呢?还有这四大名著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介绍: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是中国人公认的四大名著,这四部古典章回小说经久不衰,里面的故事、场景、典故以及写作手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甚至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研究产业,很多人靠着《四大名著》逐渐成为了富裕阶层。
后来 西游记 成书时,进行了一定的 文雅化 的 修改,以适应 有一定 文化的人的 审美情趣。水浒传 里,主要的人物都是 在城市中生活的市民阶层,反应当时市民阶层的 生活场景,审美情趣,应该是 水浒传 的 故事,在 说书人 之中 流传发展,古代 听书的 大多是 市民阶层,所以 故事也都是 市民阶层 熟悉的场景。
但是,“四大名著”这一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近日翻看近代出版资料才发现,“四大名著”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1919年2月14日上海《申报》求古斋书帖社的广告上,但紧随“四大名著”标题后面的书目竟然是《廿五史弹词》《随园诗法丛话》《金圣叹、陈眉公才子尺牍》《唐诗白话解》,与我们如今所了解的“四大名著”完全没有关系。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