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截至2019年中期地球上的人口达到77亿77亿即便缩小10倍甚至100倍也很难让人理解如果脑洞一下假设全世界只有100人而人口比例不变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世界上真的只有100人在这些分类中你是多数还是少数?评论区见!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中提到,为了生存,除了探索外太空开辟新的能源和领地之外,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将人类缩小,把消耗的资源降到最低。艺术家ManuelArchain的作品告诉我们,如果这一切成真,把缩小的人类放到现实世界中会是什么样子。还没看够?
一位名为Poy的泰国设计师近日创作出了一组微型世界人物组图。他说:此次创作的灵感来自日本一个名为Arrietty的日本动画由吉卜力工作室,组图讲述了微型世界与人类生活之间微妙的联系。站在顶端的修理师。除皱梦工厂。天然的篮球框,还是有点高。大家一起来除雪。最敬业的考古学家。
人类的体积基本上是与身高的立方根成正比,而体重则与体积成正比,如果是第1种情形的话,人类的身高大约会缩小4.64倍,按人类的平均身高1.7米、平均体重100多斤来计算,这时人类的平均身高就会在37厘米左右,而平均体重则为1斤多。
在地球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中,主宰这个星球的物种不断发生变化。1亿年前,恐龙曾是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但6500万年前的一场气候剧变,让占据主要生态位的恐龙(蜥臀目与大部分的鸟臀目)走向灭绝。此后,哺乳动物繁盛起来。到了240万年前,人类出现在地球上。
今天关注的是著名的日本变态骚年ARuFa的最新实验,是关于动物(以下第一人称)虽然人类喜欢那些可爱的动物,但动物常常没反应,比如这样为什么!感情不应该是相互的吗!我考虑了一下,估计可能人类对有些小动物来说,太巨大了所以动物要么看不清楚,要么害怕了,所以不敢亲近人吧?
在科幻电影的精彩世界里,《蚁人》无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微观尺度下的奇妙冒险。当人体缩小到 1/70 时,散热面积会急剧减少至 1/5000,而产热的身体质量更是会锐减为 1/35000,如此一来,身体就不得不极大地提高新陈代谢速率,这意味着每天需要摄入与自身体重相当的食物才有可能维持生命的基本运转。
要是按身高把人类缩小到原来的1%然后用一根很的细绳把一粒糖子儿绑上然后等待一只觅食的蚂蚁发现并咬住时和它展开一场PVE/1V1的拔河比赛,那么一厘米多的人和几毫米的蚂蚁拔河能赢吗?(赢的规则把蚂蚁往后拔2cm输则反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