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方言是生活语言,也是维系情感的纽带。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幅员辽阔。而尊重各民族及地方人民则是保证祖国统一的必要条件,尊重人民,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文化。
点击免费订阅东北话幼儿园篇1、咋滴——怎么的,疑问句,如果双方情绪比较激动,会在东北引起不必要肢体冲突(用这个词的时候注意不要瞪眼睛)。造句:你瞅啥?瞅你咋滴?!2、嘚瑟——瞎折腾。造句:你嘚瑟个啥?!3、稀罕——喜欢。造句:大家伙可稀罕这东西了!
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代表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东北方言也是一样。今天跟老铁们叨咕叨咕一字多义:首先请看【爷】字:1、大爷:大为去声、爷为阳平,此时大爷一词的词义为:称爷爷的哥哥,大爷 ,二大爷,三大爷等等,但也有地方称为,大爷、二爷、三爷。
以我多年的工作经历,对东北的称谓有如下的经验:一、工厂工厂里工人之间,年龄大的称呼年龄小的一般都是“小+姓”,比如小张;年龄小的称呼年龄大的“姓+师傅”或者是“姓”,比如李师傅、张哥;领导跟下属之间,下属一般称呼领导“姓+职务”,比如:赵科长,如果是副职,一般称谓里不会带“副”
史上最全的东北话大字典,咱东北银都不一定能整明白啊!A【挨剋】受训斥。【挨排儿】并排。【爱小儿】贪小便宜。B【扒瞎】胡说,撒谎。也说:掰瞎。【扒拉】划拉,摆弄。【叭叭地】话痨,别人插不上嘴。【笆篱子】监狱。蹲笆篱子:进监狱。【巴哒嘴】吃饭时,嘴里发出声响。
满语是由古老的女真语演化而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存在时间短暂,随着清朝封建制度的瓦解,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汉语,如今已很难找到掌握满语的人!但是在与汉语的长期碰撞融合后形成了东北特有的方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东北的“土话”实为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