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协和医院,医护陪她等待146天后,等来了一颗来自广州的“救命心”。16日,协和医院宣布,这是董念国教授团队15年来完成的1000例心脏移植手术,如今,该院在儿童心脏移植数量与质量上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嘉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内脏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的患者,被形象地称为“镜面人”。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移植外科成功为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镜面人”小康(化名)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为了确定手术方案,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全员多学科会诊。
9月2日,一颗心脏经过多方护送,最终抵达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黄先生是一个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病人。8月初转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时,病情已经十分危重,只能依赖强心药物和器械辅助来维持生命。
7月,年仅4岁的乐乐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恢复良好。 本文图片均由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供图7月25日,年仅4岁的乐乐(化名)在上海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安全渡过各个难关,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当日,澎湃新闻(www.
来源:央视财经 据路透社13日报道,近日,沙特费萨尔国王专科医院和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医生通过机器人对患者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这是全球首例由机器人进行的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过程很顺利。据了解,这项开创性的手术进行了两个半小时,手术对象是一名16岁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
此次手术不仅是天津市首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更刷新了天津市在该领域最小年龄患者的记录。小悦,来自邯郸市小县城的一个普通农家,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家五口——爸爸在外打工,妈妈靠种地维持家用,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生活却也温馨和谐。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0日讯“病中的孩子苦苦期盼,移植手术刻不容缓。”11月7日上午,当来自北京、广州、南宁的三颗供体心脏陆续落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室便启动一场生命接力。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夏家红教授带领最强阵容连台手术,为三名男童成功植入救命心。
“感谢复旦儿科医院,给了宝宝又一次生命。”四岁的乐乐(化名)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安全渡过各个难关,恢复良好,评估达到出院标准,于今日顺利出院。孩子妈妈说, 乐乐现在食欲明显增加,睡觉也安稳了。这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央广网郑州8月19日消息(记者 彭华)2022年初,在浙江工作的河南夫妇小伟和小丽(化名)生下了一名可爱的女婴乐乐(化名)。乐乐4个月的时候,突然发现有冒冷汗、吐奶的情况,小伟两人就带她去了医院,在浙江当地,医生诊断孩子为严重的心肌病,医生建议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113天的等待,移植心脏复跳,小朋友,新的生命开始了,加油!”12月8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医生刘文攀在其朋友圈说道。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正是来自云南怒江州泸水市的14岁女孩小琪(化名)。
中新网武汉2月28日电(聂文闻 刘坤维 彭锦弦)武汉协和医院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多学科团队近日为一名出生仅53天、体重3.9公斤女婴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目前,女婴生命体征稳定。医生为辰辰实施手术。刘坤维 摄 2023年新年伊始,辰辰(化名)在湖北荆州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