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高考状元1,状元卷作者,明代万历朝赵秉忠,1573年赵秉忠出生于青州府益都县,万历二十六年,殿试第一甲第一名,26岁的赵秉忠称为全国高考状元第一名,后官至礼部尚书,由万历皇帝金殿问策并御笔亲批“第一甲第一名”。
明朝封建社会后期进入更加专制统治的时代,作为应用与艺术双重性的书法,在皇权文化的作用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明代书法教育形式多样,除一般常见的官方学校教育、塾式教育、私人传授、书法世家等,还在宫廷中设有专门书法教育形式,种类繁多。而科举考试也与书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大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甲戌科状元,乃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氏张孝祥。宋金对峙期间,处于战区的一些大宋子民,纷纷南迁以避战乱。在这种情况下,张孝祥一家就迁移到了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张孝祥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其家学渊源比较深厚。
621年,唐高祖李渊诏令“各地有名气的人才,先在本县初考,再到州里复考,合格的每年十月再到京城考试”,到了第二年,李渊进一步放宽条件:读书人不必看任何长官的脸色举荐、也不问以前是否有名气、皆可以自由报名参加考试,于是武德五年,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就此诞生——你只要有才,你就能青云直上,帝国的权力中心对你敞开大门,只要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