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关于年轻人对过年热情减弱的讨论不断。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显示,这样的趋势正在被逆转。如今的年轻人开始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掌握春节的主动。尽管各代人过春节的方式不同,但置办年货都是头等大事。食品酒水、服饰是父母那一辈年货的核心。
编者按: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集中的消费时段。买年货、吃团圆饭、体验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满当当的新春“购物车”,热扑扑的年味“烟火气”,映照万家团圆、红红火火的幸福图景,也让我们看到活力满满、蒸蒸日上的消费新气象。
盼望着,盼望着,马上就要过年啦!烫头发、做指甲、买年货......想问问大家都进行到哪一步了?当你还在超市里忙着采购瓜子、水果等食物时年轻人已经开始置办一种很新的年货——电子年货“年味不仅线下有,线上也得有。”什么是电子年货?
红网时刻新闻1月21日讯(记者 李娟 唐真)春节将至年味浓。对于长辈来说,过年是儿女归家,全家团员的日子,所以每到春节前夕,大家忙着置办年货、贴春联、挂灯笼......仪式感满满;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年又意味着什么,他们更倾向于哪一种方式,度过一个更有仪式感的新年呢?
评论员 小六君春节,这个镌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传统节日,总是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每当岁末年初,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踏上归途,只为那一份难以言喻的“年味”。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的庆祝方式和年味的感知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春节临近,全国网上年货节的开启让各地的“年味”骤增。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如今许多80、90后成为了“当家人”,对年货的喜好也更加新颖,能够提供情绪价值以及传达仪式感的创意型年货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其中就体现为今年的各种年花在开年就迎来了热度报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春节临近,在浙江温州工作的吴梦柔成了家中的“过年氛围组组长”:写有“心想事成”“大吉大利”的挂饰、龙形彩色拉花、年宵花等各类“氛围组成员”,正在“飞奔而来”。她计划着,不仅要把家里装饰一番,还要带着爸妈去周边游玩。
堂吉伟德今年过春节,除了此前流行的找“搭子”旅行过年外,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希望寻回春节的仪式感:有人拿出熬夜做PPT的劲头,只为张罗一台“家庭春晚”;有人提前组织全家春节大合影;更有人备好了漂亮的新春汉服,并写好了专属于年轻一代的率性春联……在此转变下,长辈们自然乐得轻松,他们欢喜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吴欣宇记者 李洁言龙年将至,年味儿越来越浓。随着年轻人开始置办家中的年货,他们对年味儿也有了新的定义。相比于传统的生鲜年货,丰富多样的零食、时尚潮流的服饰和数码单品成为年轻人的过年“新宠”。春节将至,你做了哪些准备?
中新网杭州1月21日电 (钱晨菲)年味渐浓,这届年轻人可谓是把春节玩出了新花样。“非遗也能回归日常”今年,杭州市民金阳给自己精心选购了汉服作为“新年战袍”。“我觉得新中式服饰太美了,非常有过年的氛围。”选择汉服作为新年新衣,金阳没有犹豫。
《2024 春节年轻人社媒趋势洞察报告》揭示,18~35岁的年轻人已成为龙年春节的决策主力。他们打破了“年味越来越淡”的固有观念,掀起了春节仪式感新潮。年轻人在掌握更多“春节话语权”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在不断增长。
□张颖(重庆大学)春节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当你还在超市里忙着采购瓜子、砂糖橘,年轻人已经开始置办一种很新的年货——电子年货。什么是电子年货?除了传统的数码产品,它又多了一层新的涵义——春节期间,能应景地提供情绪价值的虚拟商品,都可以被称为电子年货。
掰着手指头数,过年就剩十来天了。每年过年,总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老舍先生很早就看得很透彻,他在《大发议论》中说:“冷也得过年,热也得过年,过年是一种艺术,与寒暑表的升降无关。”这一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