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又被称为直肠脱垂,是指肛管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复位。如生活饮食不注意,则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经常性脱肛的情况,非常影响生活质量。那么,脱肛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很多人对这种疾病不太了解,认为其不是什么大病不要紧。殊不知,直肠脱垂如果反复发作,会引起肛门失禁甚至直肠嵌顿、坏死,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一旦出现直肠脱垂的相关症状,应早期干预。
脱肛也就是直肠脱垂,一般排便或腹部压力增加,肛门处有鲜红色肿物脱出,一般无疼痛症状。一度脱垂:一般脱出物长长3~5cm,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颜色呈淡红色,触感比较柔软,没有什么弹性,不容易出血,并且排便后可以自行回纳,不需要人为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