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冲炎横大江,今年度暑卧筠阳。满园无数好亭子,一夏不知何许凉。待等老夫亲勘当,更招幽鸟细商量。古人纳凉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高楼吹风,冷水沉瓜,摇着蒲扇,游泳嬉戏等,杨万里的追凉则是找一处凉亭端坐或于院内静卧,于心静处寻找夏日之清凉。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作于淳熙三年(1176),时诗人家居待朝命。这首七绝描绘出一幅绝妙的沁人心脾的泉池风光图。泉眼、细流、树荫、小荷、蜻蜓,本系夏日普通景物,但诗人潜心细察,欣然有悟,赋予新的意境和情趣。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这里是载月诗话,关注作者,和我一起,畅游古诗词的海洋~都说唐人爱春,宋人爱夏。在宋人的笔下,夏浅胜春,最为可人:花有牡丹、蔷薇;果有樱桃、梅子;景有雨打芭蕉、浮翠新荷、扇里麦香……而在宋人之中,最爱夏天的,莫过于杨万里。
杨万里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他写诗主张师法自然,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寻常景物的特征、稍纵即逝的变化以及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的小美好,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