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清晨,大家都沉浸在不被打扰的美梦中。可是家住连云港云台山边的一位女士一大早不得不被迫起床。她的耳朵钻入了一个异物,疼痛难耐。虽然家人极力帮她掏出,但都没有成功。最终只能去医院查看。经过医生耳内镜检查发现,原来是一只长约5厘米的蜈蚣在作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但民谣“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这一天又被民间称作为“五毒日”,《夏小正》中记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在这一天里人们用菖蒲、艾叶、雄黄等辟邪祛灾方法防止蚊虫叮咬、五毒侵害。
来源:掌上张家界 端午至 五毒出防虫攻略请查收“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前后,天气湿热,各种毒虫开始“蠢蠢欲动”日常活动一不留神就会被“偷袭”。 湖南疾控提醒您:一旦被毒虫咬伤之后切莫大意,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夏季常见的毒虫有哪些?咬伤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武汉市东湖医院康复科主任段圣德。段圣德回忆,自己刚到医院时,常去周边爬山,“山上常有蜈蚣出没”。有一次,不慎被蜈蚣蜇伤,剧痛难忍,他想起在书上说的用针刺治疗毒虫咬伤的方法,立即用针刺合谷、内关,疼痛很快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