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让人感悟颇深的书叫《历史的经验》,这本书是由国学大师南怀瑾根据自己文史经验总结出的一本内容精彩纷呈,智慧精髓不断的好书。01内容精炼,道理深微这本书收录了南师46篇短文,言简意赅的叙述故事同时,也深入浅出地讲明了故事背后的哲理。
中国的文化与教育,在上古的夏、商、周三代,历史所记载其学制,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的名称。但须知这三个学制的名称,并非如我们现代政府的教育官制,它只是代表聚集士子的教育中心而已,并兼有习射、养老的用途,没有像现在一样设立专办教育的经费,亦没有专管教育的学官。
古往今来,精通儒佛道三教的高士,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古有姚广孝,刘伯温 ,王猛,耶律楚材,都是安国定邦的大材,足以青史留名,今天细数近现代学者高贤,屈指算来,能够精通儒佛道三教的人,也只有南怀瑾一人而已。南怀瑾具体的成长经历,网上已经有很多作者叙述,笔者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30年前,也就是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台岛当时的GDP很高,高到 什么程度呢?小小的台岛,GDP居然占到了大陆的五分之二,人均GDP更是大陆的十倍。当时的台岛人自视甚高,如果那时候,谁要说大陆会赶上台岛,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
面对如此赞誉,南怀瑾先生在老年,却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如此感慨:“从十几岁起我就想做一个普通人,只想自己在蓬门陋巷,教几个小小的蒙童,了此一生。但是,我这个人运气不好,这八九十年,一百年之间,像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忧患。”
某听众:我以前读过您的书,我记得您在一篇文章裡面讲过一段话,您说从一九八四年开始,中华民族有三百年的好运,但是我觉得中华民族前途最大的变数是台海两岸对立的局面。首先我告诉你,中华民族这一百多年,由太平天国时期开始,受尽了欺凌,受尽了侮辱。
在某度上搜索“南怀瑾”,结果让笔者感到哭笑不得,大家可以看下图,排在第一位的居然是“南怀瑾养了多少女人”,搜索的人都在想啥 呢?笔者换了另外一个搜索工具,结果也并不乐观,排在搜索量第七位的是“南怀瑾与女信徒玩双修”,这多少让笔者对于两个平台的使用人群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很长,朝代很多,那么多的开国皇帝,有秦皇汉武,有唐宗宋祖,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