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3月14日电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3日报道,麦当劳首席财务官伊恩·博登当天表示,许多美国消费者正努力应对高通胀、高利率和储蓄减少的问题,一些低收入消费者开始拒绝在餐厅就餐而选择回家做饭。
1929年10月29日,美国人心中一个挥不去的日子,当日股市大崩盘,随即带来了若干股民破产。然后,美国进入到一个经济快速下降的可怕时期,工厂关门,工人失业,银行破产……美国人在这种痛苦的经历中挣扎了十年,期间还遇上了南部地区严重的干旱及沙尘暴。
在美国,2200 万名儿童可以在上学期间获得免费或优惠的早餐和午餐,但是到了暑期,五分之四的孩子无法每天获得这样一份餐食。今天,mRelief推出一个新的网络和短信工具,低收入家庭可以利用这一工具很方便地知道这个暑期何时何地他们的孩子可以获得免费或折扣的餐食。
在我们的印象里,提起美国食物,就会想到汉堡、炸鸡、薯条、披萨。美国人非常喜欢各种肉类,尤其是牛肉,其次是鸡肉或者虾,还喜欢吃各种烹饪方式的鸡蛋,主食方面喜欢吃面包或者意大利面,饮料方面喜欢喝牛奶和橙汁,反正高蛋白高营养的东西都很合美国人的口味。
为了提高低收入家庭的营养水平,美国政府推出“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发放的“食品券”可用来购买食物。但有人认为,许多穷人没有用食品券购买“提高营养水平”的食物,而是购买了过多糖果、薯片、汽水等垃圾食品。穷人中更多肥胖现象,也成为证据。
在中国,我们会将“肥胖”与“福气”联系到一起,觉得肥胖代表的是一种富贵的现象,唐朝时期以胖为美,体态丰腴是美的象征,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别人胖了可能会说一句“最近是生活变好了吗?”,而在中国的传统中胖胖的人心态也好,也就是常说的心宽体胖,毕竟我们所信仰的弥勒佛就是挺着大肚子笑容可掬的样子。
中新网12月6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新冠疫情重创美国经济,以至于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正遭遇食物不足,不得不忍饥挨饿的情况。据报道,美国14岁女孩金伯利·奥莱拉纳最近就体会到了“挨饿”的滋味。新冠疫情暴发后,奥莱拉纳所读的中学停课,她的父亲也被移民当局遣返回萨尔瓦多。
说到获取营养物质的渠道,关键在于贫穷,而不是食品杂货店的位置。 有个貌似可信的假设: 因为他们没有获取良好食物的渠道,美国的穷人正遭受明显的营养不良。 穷人面临的是食物选择不良且集中(快餐和便利店的加工食品),而很少有提供新鲜蔬果的市场。 他们最后就只能吃不健康的食物了。
【侨报网讯】过去十年里,美国低收入群体的饮食质量出现了恶化,而美国富人群体的饮食质量则有所提高。这项新研究第一次以社会经济状况来衡量饮食质量随着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变化。星期一,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该研究的首席作者称,总体上看,美国的饮食质量仍然较差。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5月10日电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5月9日报道,许多美国消费者对本国快餐价格飙升感到沮丧,低收入人群正减少相关开支。38岁的凯文·罗伯茨接受采访时说,快餐价格在这几年增长了一倍,这让他把快餐视为一种“难得的享受”,“(上涨的)快餐价格让我现在选择在家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