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因受伤或疾病而四肢瘫痪,甚至不能说话时,只要大脑的神经活动仍然存在,科学家们就有能力帮助患者恢复交流能力。这不是科幻,最新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在这一方面实现突破,而且效率超乎想象,最高可超 99%。
课堂上的黄方林。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 供图一位头发已灰白的男教授,站在空空如也的讲台前,时而滔滔不绝,时而在黑板上画图、推导力学公式,全程既没有用到教材、教案,也没有用PPT……近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力学系教授黄方林,因这样一段视频以及他坚持26年手写板书的消息火出了圈。
5月12日,《自然》发布封面文章: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结合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创建了一套皮质内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可将大脑控制“手写”的神经活动破译为“笔迹”,再把“笔迹”实时转化成电脑屏幕上的文本,从而帮助瘫痪人士实现超越物理限制的“脑写。
11月6日,在2021年腾讯WE大会上,美国脑机接口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克里希纳・谢诺伊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为大脑植入芯片,破译了与手写笔记有关的大脑信号,进而将人脑中的写字意念转为屏幕中的一行行字句,准确率超过99%。
4月23日下午,浙江大学脑机调控临床转化研究中心神经疾病分中心发布了关于脑控汉字书写的最新研究成果,志愿者只需想象正常的书写过程,这个书写过程可以被运动区的神经元活动反映出来,通过对运动区神经信号的解析,可以获得他所想象的书写轨迹,并控制机械臂进行书写,成功实现了侵入式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书写汉字。
近日,浙江大学脑机接口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浙大二院发布。据悉,该成果实现了侵入式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书写汉字。患者只需想象正常的书写过程,该过程就可以被运动区的神经元活动反映出来,通过对运动区神经信号的解析,可以获得其所想象的书写轨迹,并控制机械臂进行书写。
这些字母的来历相当特殊——一位脖子以下瘫痪的患者借助最新的脑机接口技术,写下了这些文字。他们展示的那些画面令很多观众都印象深刻,例如去年他在发布会上用三只小猪展示了新一代脑机接口技术,研究者只需将一枚尺寸极小的芯片植入大脑,就能实时记录猪的脑电信号。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76岁的张先生通过“意念操控”机械臂,一笔一划地在白板上完成了“浙江大学脑机接口”八个汉字的书写。据浙大二院最新发布,浙江大学脑机接口团队实现脑控汉字书写,实时状态下100个常用汉字的书写正确率达到91.3%。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的小型化脑机接口(MiBMI),能直接将大脑中的信号转化为文本。MiBMI不仅提高了脑机接口的效率和可扩展性,也有望催生实用且完全可植入的设备。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期刊《IEEE·固态电路杂志》。
科技日报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张梦然)发表在新一期《心理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手写比键盘打字具有更高的大脑连通性,这凸显了让学生接触更多手写活动的必要性。随着数字设备逐渐取代笔和纸,手写笔记在学校和大学中变得越来越不常见,因为使用键盘通常比手写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