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海油成功完成长远距离跨洋液态氢海运经济参考报记者 安娜中国海油近日执行的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示范项目运输船,行驶超过10000海里,顺利抵达深圳盐田港,并以岸边直提、陆上运输的方式,将该批跨洋液氢运送至中山进行终端利用测试,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跨入了全球氢能长距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10月22日,中国海油执行的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示范项目运输船行驶超过一万海里,顺利抵达深圳盐田港。这意味着我国跨入了全球氢能长距离跨洋运输利用产业发展“先行先试”的新赛道。氢能安全高效的运输技术是决定氢能产业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环节。
如今,中国又一款大国重器亮相,它可以绕半个地球送货上门,并且还让印度格外眼红,它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巨型滚装船,由于这种船只并不容易建造,所以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掌握滚装船的建造技术,在看到中国超级滚装船出现后,很多西方企业也抱着现金想要上门求购,看来这就是大国实力。
随着我国大量进口铝土矿的趋势逐步显现,我国企业对铝土矿海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世界铝土矿基础储量为303.9亿吨,我国铝土矿基础储量目前为10亿吨,占比3.29%,世界排名第七位,铝土矿基础储量总量排名比较靠前,但位于第一名的几内亚铝土矿量是我国的7.4倍。
快科技10月22日消息,据报道,中国海油成功执行的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示范项目,其运输船历经艰辛,顺利穿越超过一万海里的海域,最终抵达深圳盐田港。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全球氢能长距离跨洋运输利用产业的“先行先试”行列,展现了我国在氢能领域的雄心壮志与卓越实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张宇琪 李亭今年,国内车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出口版图逐渐扩大。海外订单纷至沓来的同时,汽车出口所依赖的滚装船运价高企,“一舱难求”,运力失衡难题开始显现。国产汽车加速出海 海运价“水涨船高”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顶住缺芯、原材料涨价、疫情影响等压力,稳步前行。
2021年管道气在欧洲天然气供给结构占比达77%,其中俄气占比达37%。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管道气对欧出口大幅下降,欧盟及英国LNG进口大幅提升,2022 年前10个月LNG合计占比38%,同比2021年提升15个百分点。
提到海上巨兽,不少人会联想到航空母舰,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航母建造技术的国家,然而国内造船厂不仅能造航母,中国更是建造出全球最大的火车航母,就连美国都得花钱购买,运载能力让世界赞叹,一次性可以搭载200节车厢,难怪美国都买回去当宝贝。
在上一期《烷烃和烯烃》中,我们了解了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化学键,也学会了根据分子式推导烷烃和烯烃的同系物结构。甲烷是烷烃的代表物质,也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从地下开采而出,在民用和工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近日,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保障十余吨龙虾从纽约顺利运抵广州白云机场。南航物流充分发挥生鲜冷链保障优势,优化鲜活时效产品特色服务,搭建绿色通道,保障进口龙虾鲜美交付。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南航物流顺利保障纽约、奥克兰、多哈、首尔等地进口龙虾运输量环比增长超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