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不觉得,人类幼崽真是神奇的存在,很多和成人不一样的方面,也因此总让妈妈担心“是不是正常”。在《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一书中,指出:新生儿前几周的身体活动大部分都是反射行为,这意味着他是凭本能活动,而非刻意为之。
对于医学生来讲,有几个词是烂熟于心的。吮吸,觅食,拥抱,握持。拥抱反射:婴儿仰卧,拉婴儿双手使肩部稍稍离开床面,突然将手放开,会发现孩子出现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康的婴儿,出生后,经过刺激就会有一些无意识的反射动作出现。婴儿仰卧在检查台一端,托住头颈,若此时突然轻轻放低头部,使头向后倾 10~15 度,新生儿会出现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称为拥抱反射。
巴西一家医院,一个新生刚出生几分钟的女婴,护士手扶着孩子的胸部,刚想帮她洗澡。这时候奇迹出现了,孩子自己趴着护士的手站了起来,并且向前走了将近50厘米的距离,护士看到了大声的惊叹,用巴西的语言说:你看太神奇啦!
1. 出生时身上覆盖的白色薄皮叫胎脂,能保护皮肤,不用去除会自然脱落。2. 前额、鼻子、上唇周围的白色小点是皮脂腺增生,能消退,是妈妈激素影响的。3. 鼻头上出现的大小的白色小点点叫粟粒疹,能自行消退。4. 牙龈或上腭中央的白色小囊肿叫马牙或板牙,可自行脱落。5.
用拇指突然提拉的动作虽然看着惊险,但实际上属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中的一部分,“20项”根据检查方向的不同,共分为5个部分,共计20项,每项分为3个分度:0、1、2分,正常新生儿满分40分,如果低于35分的话,便有脑损伤的可能了。
“很多朋友希望我系统的介绍心理学,为此我特地做了心理学的科普系列,给大家系统化的介绍现代心理学框架和知识,写作不易希望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总体认为,婴儿一出生就具备一些与生俱来的学习机理,出生后,这些机理通过不同的发展阶段继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