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桥说法编辑/木桥说法前言下雪天是每个人都会期待的,但是让让孩子们最苦不堪言的可能就是铲雪了。因为在和同学们玩过酣畅淋漓的打雪仗之后,毫无例外的就要进行“铲雪活动”。但是这个雪可不是好铲的,因为孩子们在地上已经玩过了跑过了,所以雪都被踩实了,变得特别的硬。
最近,许久未露面的赵本山,因为扫雪之事上了头条。原本扫雪可能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在凌晨四点,真的很让人佩服。从视频中,我们看到63岁的赵本山穿着一套羽绒服,头戴大厚帽,看起来保暖工作做得十分到位。除了赵本山在扫雪,他的徒弟们也在一起扫,看起来氛围相当不错。
北京市民纷纷记录下了这美丽的下雪时刻,20日5时至21日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5.5毫米,城区平均7.2毫米,西南部6.4毫米,东南部6.9毫米,西北部3.5毫米,东北部2.5毫米,最大丰台青塔站,降水量9.8毫米。
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11月24日)夜间到明天中午北京将有一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城区和平原地区前期以雨为主,后期逐渐转为雨夹雪或雪,山区局地暴雪。雨雪天气,道路湿滑,山区有道路结冰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扫雪铲冰工作有新变化,北京试点少用、不用融雪剂。
北京今冬的第二轮降雪一连下了好几天,为保障街巷畅通,专业作业人员和各区群众齐出动扫雪铲冰。街坊们协力扫雪是北京的老传统了,您还记得扛着扫帚、拎着铁锹出门扫雪的冬日记忆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没有专业的除雪设备,扫雪时,那可是人人动手、家家上阵。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据央广网报道,11月26日,有网友发布辽宁大学《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简称《细则》)引发关注。《细则》对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进行了规定,其中包含冬季扫雪缺席次数多于30%,将取消其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
2023年12月11日,北京下雪。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随着冬日临近,北京在如何应对积雪上有了新的举措。据新京报报道,10月21日,北京市城管委发布《北京市扫雪铲冰作业工作方案(试点)》(公开征求意见稿)。
据《北方新报》报道,下雪已经数日,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金桥大桥上机动车道的积雪早已清除干净,而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仍然有大量的积雪、薄冰和暗冰,有的路段路边只有约半米宽的地方没有冰雪,骑车人只能小心翼翼地骑行。新闻中反映的现象在国内许多地方都存在。
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一家餐馆门前的摄像头,记录下了一位老人冒着风雪在餐馆门前铲雪的画面,而背后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网友。 老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与这家餐馆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的新闻特写,我们来看这个冬日里的暖心事儿。
南方人可能不太了解北方的寒冷,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世界毕竟在他们眼里只是一幅很美很美的图画,据报道,11月8日08时至9日08时内蒙古东南部、辽宁、吉林西部和南部、黑龙江中部和西南部等地的大部分地区都下了小雪到中雪,而且这种雪轻易是不会融化的,记得小时候我生活在北方一下雪就要跟着大人拿着铁锹在马路上铲雪,那是寒风凛冽,从树枝上刮下的积雪形成粉末直往你脖子里灌,冷得你身体直打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