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映的电影《投名状》,由陈可辛导演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大”影帝加持,虽然票房有些惨淡,但绝对是一部足以细细咀嚼的“大片”,因为这部电影里面所展现出来的很多东西,比如团队的组建、忠诚和背叛、权力的斗争等等,对于现今职场上班族来说,都有诸多的启发意义。可以说,看懂了《投名状》,你就看清了职场的本质。
先取苏州,再打南京,怎么样?再看陈可辛的《投名状》,才发现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电影,一部不容易真正看懂的杰作。要找到欣赏《投名状》的角度,问对问题很重要。在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投名状是谁的投名状?”在电影里,观众往往误以为庞、赵、姜三兄弟是电影的主角。
《投名状》在2007年上映,距今已有13年,已经是部老片了。首先要明确,投名状故事虽取材于“刺马案”,但只是借了个壳,庞青云并不是马新贻,两人一点边都沾不上,这点陈可辛导演也早就说过,两个故事没有关联性,因此不能用“刺马案”去套《投名状》。在《投名状》里,除去庞青云本身,大致有着几方力量:以慈禧为代表的皇权、以三位大人为代表的官场、以何魁为代表的军界对立派、以姜午阳为代表的兄弟。
如果要票选一部最好的古装战争片,我绝对会投给2007年陈可辛导演,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联袂出演的《投名状》,不为别的,因为《投名状》这部电影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晚清社会,有了这个层次,电影便不再是电影,而成了艺术品。
终究,大清还是死在了湖南人手里。这个台吉,来源于汉语所对应的皇太子、皇太弟一类的称呼,不过我们的太子只指一个人,他们这个词的用法却指一群人,明朝时蒙古人只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成员称为“台吉”,当中地位最高有继承权的那个,叫“黄太吉”,历史学家怀疑是汉语“皇太子”的音译。
刘德华、金城武、李连杰联袂主演却被人骂惨直呼烂片,导演陈可辛在拍摄中甚至到了自我怀疑的地步,而徐静蕾的角色原本竟是舒淇的,电影中不仅有裸露的镜头还充满了细节和人性的险恶,既然是烂片为什么屡登香港金像奖还让李连杰拿到了人生第一个影帝呢?
07年陈可辛导演拍摄了一部电影《投名状》,该电影主演李连杰扮演的角色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原型人物,晚清兵部尚书两江总督马新贻,电影《投名状》的故事在晚清四大奇案里排名之首,该事件被称之为“刺马案”,我们今天探访的就是该事件的当事人马新贻的墓地。
清末刺马案,为什么被称为清朝版“藩镇割据”的开端?《投名状》剧照很多年前有一部电影大家可能都看过,叫做《投名状》!《投名状》的历史原型,就是清末的“张汶祥刺马案”,也就是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历史事件。此案疑雾重重,也成了晚清四大奇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