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也称农历新年,是我们华夏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据说,在上古的尧、舜时期就有类似的祭祀活动,然后逐步形成规模,直到汉朝形成正式的新春礼仪。在汉朝民间开始燃放爆竹,也就是烧竹子。因为竹子燃烧时候,会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这声音不仅悦耳动听,而且令人十分减压。
山东、河北拜年下跪,每年都能上热门,而且大家都在热议讨论这个问题,很多南方的人不理解这个仪式,觉得这是糟粕,早就该取消了。可是,为何让很多人不理解的行为,在山东,河北大肆盛行呢?若是问山东、河北的人,他们未必能说清楚,大家都这样做,也只好跟着这样做了,我相信有一些人是不想这样的。
这几天,关于山东人跪拜礼的一个小视频引起了热议。说糟粕者有之,说传统礼节者有之。可谓纷纷扰扰,争议不断。看视频,视频里的地区应该是山东的鲁西南地区。这里,说一下我家乡的拜年礼节,也算作一个时代的记忆。坐标,山东烟台的一个海边小村。我是七零后。目前村里还有磕头拜年的习俗。
我是山东人,从七二年来到哈尔滨市。当年到哈尔滨时二十一岁,可对当年的跪天,跪拜祖宗,跪拜父母长辈有深刻的认知。从记事起跪天,跪地跪父母长辈。是当年的乡俗民情,也是孔孟之道的传承。有很多年轻人对跪拜有误解,对神灵,死人,活人磕头分不清。对祖宗祭祀磕头四个,对健在父母长辈磕三个头。
山东大汉们的祖宗跪拜礼,过年期间在抖音活了一把。亿万人在过年时集中雁南飞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疫情之前,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变,疫情之后,无论是飞机还是高铁,旅客人数都有很大下降,2022年春节铁路发送旅客人数在2.8亿左右,航空发送旅客人数在540万左右,一方面是物质条件好了之后,私家车的普及,短途人们基本都选择自驾,且春节期间高速免费,可以节省一部分高速费,选择自驾的归家人增多。
大年初一有家族拜年的传统,这是认识长辈、分清亲疏远近的关键所在,五服之内、五服之外从拜年的队伍就可以区分。春晚易烊千玺唱的那首歌曲就有亲戚的称呼,独生子女造成一些亲戚称呼的陌生,姑姑、舅舅、姨父等等,年轻人有些理不清。
最近一则【山东人清晨5点起床挨家拜年】的新闻全网爆红,还引发了一场争论。有的人觉得跪拜礼是一种歪风邪气,是一种陋习,应该摈弃。有的人说跪拜礼是传统习俗文化,应该为山东人点赞。我们在评论山东人过年的跪拜礼是不是陋习、应不应该摈弃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跪拜礼节文化,再进行评论。
马上年关将至,估计又有不少山东人的膝盖得跪在地上了。图片源于网络关于山东磕头拜年这个习俗,早在多年前的新闻当中就有报道,我记忆犹深的是,曾经看过视频里面一大群乌泱泱的老少爷们集体下跪磕头拜年,那场面像是举行一场宗教仪式般的虔诚。
现在网上很多喷山东磕头风俗的,我就是鲁西南菏泽巨野的,我们那边一般一个庄都是一两个姓,网上轮都是一个老祖宗的。鲁西南特别重辈分,更别说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农村跟城市不一样,城市就算你隔壁邻居也顶多见面打个招呼。农村谁家有事恨不得整个村子的人都到你家帮忙。
文|徐龙江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春节无疑是一个历史久远,最为隆重的节日。其覆盖之广,影响之大,无与伦比。此外,全球还有许多国家,约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更是把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过年磕头,山东人是认真的。这些问题在过去是有教训的,两年前大V“呦呦鹿鸣”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多次发声,以裹小脚、留辫子、义和团相喻,对山东人磕头拜年习俗进行贬斥,结果引来一场网络骂战,尤其山东人反应特别强烈。
我是一名山东胶南人,谈一下春节期间的磕头礼节,首先作为土生土长的胶南人,一点也没觉得磕头是陋习,反而认为可以使仪式庄重,有崇敬感。1、除夕上坟的时候会磕头,那是去世的爷奶辈、父母叔辈,对他们磕头没有任何的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