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研究的是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不是神话故事,是白话版故事,但是给我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这个思路是说我们在研究俄狄浦斯三角的时候,可以从故事入手,原版的俄狄浦斯情结来自希腊神话,中国也有这样的神话故事,比如说中国的伏羲呀,女娲呀,后羿射日呀,精卫填海呀等等,如果用现代人对生活、自然、人际关系的理解,我们可能会说,这些故事咋这么荒诞?
俄狄浦斯情结贯穿于弗洛伊德的全部哲学思想,其对于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性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南方与北方》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从女主角玛格丽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如果一个男孩表现是阳性俄狄浦斯情结特征是常态,但如果恰恰表现出来是反的,是阴性俄狄浦斯情结,那就拧巴了的,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同性恋的倾向,注意,我说的是同性恋的倾向,我没有说就一定是同性恋,这是两码事。
冲破俄狄浦斯冲突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是真难,因为就像《流浪地球》里人工智能说到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人类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且缺少自我反省能力,不断延续过去的自己这是一件非常容易且省事的,但一个人换一种活法,或者说这个人尝试背叛自己的过去,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对于ta自己来说是破釜沉舟,甚至对于ta周围的环境来说都是开天辟地的。
北京晚报 | 作者 伍月《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 史秀雄 杜素娟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是由华东政法大学文学院的人气教授杜素娟以及心理咨询师、复旦大学心理系硕士生导师史秀雄一起合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