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听不懂南方方言的时候,经常评价:“听起来像日语。”日语不少词汇的发音确实和汉语,尤其是江浙话有点像。日语和中国的方言之间有相似之处,这主要源于历史上的文化和语言交流。 汉字的共同使用: 日语在漫长的历史中,从中国引进了大量的汉字。
不知道是因为日语学得走火入魔了,还是真的有惊人相似,有时候听到某种中国方言会惊觉:怎么那么像日语?或者听到某句日语的时候一口水喷出:这不是我家乡话吗?!嘛,日语与汉语有着很大的渊源,有相像的地方也很正常。
英雄与美人 南方六大方言中,资格最老的是吴语。 吴语据说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了。它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的一次大移民。这次移民是太伯和仲雍领导的。太伯和仲雍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古公亶父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
大家都知道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吴语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和安徽的一部分。当时的日本受晋朝以及随后的南朝册封,认为五胡乱华之后“北音不正”,在这个大背景下,吴音在公元五至六世纪,从南朝直接传入日本。
其中一种说法声称,日本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的徐福,是一个中国人。我们可以推测,在数千年前的某个时刻,日本人可能源自中原地区,后来由于板块漂移,最早的日本人才来到了日本群岛,成为后来的日本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