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看视频近年国内就兴起了一阵抵制过洋节的风潮,但在欧美国家,过起农历春节的人就反而越来越多,除了当地的华人舞龙舞狮之外,商店餐厅也做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布置,国家政要亦纷纷学几句“恭喜发财”跟大家拜年。
爆竹声声响、家家逢喜庆,起源于中国的农历新年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部分国家及广大海外华人群体共同庆祝的节日。可近些年在韩国与越南的搅动下,这两种译名变成了对立的文化IP,进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战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道德经》的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农业很早就与历法建立了关系。其实不仅仅在中国,放眼世界,自打有农业文明存在,总会伴随随着历法的发展。古今中外所有历法无不与太阳和月亮有关,因为这两个天体最容易观测且规律性最强。
近日,大英博物馆在官方账号发文庆祝“韩国农历新年”,被痛批“博物馆不懂历史,只会误导”“可耻”。引发争议后,大英博物馆默默删除了前述宣传帖,但并未作相关回应。韩国媒体介绍称,该活动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赞助,目的是宣传当地20日在大英博物馆内举办的韩国传统演出。
一、 渔猎、游牧时代是不需要精准的时间,逐水草而居,草青草黄的季节就是最好的历法,就是最简便的授时体系。汉代诗人枚乘描述北方游牧生产的授时体系说:“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它说:乌桓人“见鸟兽孕乳,以别四时。
画面中的中文是“在中国农历中,一年有24个节气……”这不仅仅是一个逻辑问题,更是一个历法专业问题。或直接翻成chinese calendar,甚至音译作Xia calendar或Nong calendar,都绝对优于画面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