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胡沈员,199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青年舞蹈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培青计划”委约编导。11月22日晚,结束完《流浪》武汉站巡演回到深圳的胡沈员与极目新闻记者对话,“这条路上,有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我希望做那个不停往前奔跑的人,这是一种执念,也是一种信念。”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育銮 通讯员 杨笛9月5日-6日,胡沈员将与五位中国优秀的青年舞者一起,带着《流浪Nomadic》来到坪山大剧院,这一场在剧院的相会,走向心无依靠的那一刻,等待着你一同前往。胡沈员,青年舞蹈家、独立编导许多人了解胡沈员,大多都是从杨丽萍的舞剧《十面埋伏》中的虞姬开始。
11月22日晚,深圳当代舞团带来的胡沈员舞剧作品《流浪》作为广东现代舞周的闭幕演出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该剧自2017年至今已演出60场,同样的作品内核、音乐,不同的编舞和调度,更有力量的演出队伍,在舞周闭幕的夜晚,带领到场的观众一起走进如蒙古草原般辽阔治愈的心灵之旅。
5月13日晚8:40分,接城关派出所民警电话,在农贸菜市场发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考虑天气不佳,华州区救助站工作人员不等不靠,迅速赶赴现场查看情况。经目测,此人为80多岁女性,偶尔出现老年痴呆症状,再三询问,本人说不清姓名,住址和亲属基本信息。
上周末,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谭元元以“令人窒息的美”,刮起了一场《舞蹈风暴》。播出当晚,《舞蹈风暴》获得同时段收视第一,“谭元元芭蕾好美”“全员首席”等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舞蹈风暴》第二季的豆瓣评分高达9.5。近期, 《舞蹈风暴》 《舞者》《这!就是街舞》《起舞吧!齐舞》等舞蹈类综艺爆款频出,一批优秀的青年舞者“破圈”而红,进入大众视野。连带着,“大部头”舞剧市场也风生水起,上海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芭蕾舞剧《茶花女》等全国巡演好评如潮,美轮美奂的舞台呈现使慕名而来的观众感慨“不虚此行”。记者发现,综艺“出圈”带来的网络热度与在舞剧舞台攀登艺术巅峰的孤寂,曾让有些舞者陷入两难,也曾出现个别选手被流量裹挟着离开专业舞台,一头扎进女团选秀出道的现象。
清远日报讯 “蓝丝带助学行动让清远更文明、更温暖、更有爱。”昨日下午,“清远日报蓝丝带助学周年暨海港城筑梦计划”在江心岛启动,47名贫困学子现场领取共22.75万助学金。这其中,17名学子助学金由清远日报众筹所得,15人每人获5000元,另有2人获得定向捐助。
《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 《十二·生肖》 《三更雨·愿》 《水·问》等,舞蹈家高艳津子在这些舞剧作品中讲述关于生命和时间的故事。当她带着它们走向世界的舞台,她讲述的就是中国故事、东方情感和东方哲学,具有东方文化的神秘和美。
2006年,她29岁,为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创作了《三更雨·愿》,以闪耀着东方神秘与能量的花、鸟、鱼、虫、草,演绎了一个新婚女子灵魂的五世轮回——舞者们仿佛神灵附体,穿透进一朵花、一棵草、一条鱼、一只鸟,甚至一只蚊子的身体与灵魂,震动全场。
11月22日晚,胡沈员首部长篇作品、由深圳当代舞团演绎的《流浪》作为第21届广东现代舞周闭幕演出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这是广州观众第二度见证这部象征着胡沈员从舞者、演员迈向编导的标志性作品,自2017年首演以来,《流浪》演出不断,至今已经走过60余场。《流浪》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