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需要打鼻饲时,要考虑食品配方,做到营养均衡,这样才能保障病人健康。我父亲患脑血栓30多年,90岁去世,生命最后两年多,因没有咀嚼能力,靠打鼻饲维持,一直打了2年,许多朋友问怎么制作鼻饲食物,下面将近年来制作鼻饲食物的选择和制作方法告诉大家,以制作两天的量为准,需要制作4天的可加一倍的量。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包括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脑血管痉挛等。脑卒中是人类致死、致残的重大疾病之一。
喉颈部肿瘤患者术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必须通过鼻饲,供给机体所需营养,维持生理需要及酸碱平衡。确定胃管在胃中后,用注射器注入20-30ml温开水,再缓慢注入鼻饲饮食一份,再次用温水冲净管腔,以防止食物滞留在胃管引起管腔堵塞及细菌繁殖造成感染。
6月28日,在2023年老年健康与智慧照护学术交流会暨北京市老年护理中心培训班首期结业典礼上,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指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需求十分迫切。对于一些不能张口进食或者咀嚼困难、吞咽困难,抑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就需要长期留置胃管。
偏瘫患者食物堆积于滩侧口角流出,可向健侧送1/4勺食物,5秒钟后待患者完全咽下,张口确认无误后再送人食物,食物量可由1/4增至1/2勺,再增至1勺,进食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病人因分散注意力,而引起呛咳,拒绝继续进食。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生命杀手”之一,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世界首位。很多中风患者虽然手术比较成功,但是由于术后饮食干预差,康复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术后不久就再次入院,后半辈子只能在床上度过,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极大痛苦。
许多脑中风患者或脑性麻痹,还有帕金森病患者,以及一些其他神经方面的疾病,在生病期间会发生吃东西掉渣、吞咽困难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各项功能渐渐老化导致吞咽反应变慢,影响吞咽功能,进而而引发其它疾病,甚至威胁生命,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