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我国民族形式独特风格的传统体育,它有着悠久发展的历史,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形意拳包括十二形、十大形,原名心意六合拳,源于山西,盛于河北,古传为宋代岳飞所创,但依诸史籍,仅载岳飞学艺于周侗,未详所治何拳,此证来源于清乾隆十五年戴龙帮先生在心意拳序文中所述,岳飞擅枪术,所练之拳名为“意拳”。
我们几十年一直致力于挖掘抢救研究整理,因此有《武术古籍珍本文库》《民间武学藏本》《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中华武藏》等系列先后问世。今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帮助下,又推出《中华武术典籍珍藏》堪称中国史学界及武学界的又一大盛举。
从此以后,中国心意拳历史将再也回不到之前的看法、印象了。根据姬公晚年自己对毕生求志堂教学800文武弟子的总结文献以及姬公之前民间就流传的《岳武穆王拳谱》对比,可知,上述看似互不相干的各门派传人,其早期传人藏谱来源的历史,必然归队于姬氏800弟子这一选项。
开山祖师姬际可,山西人,为明末武将,传说因缘际会之下得到岳武穆拳谱,创六合拳法,姬际可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一边组织反清复明,一边游历四海传播拳术,其本人武艺风格已无法得见,不过据说少林寺所传心意把与姬际可渊源颇深,可作一点参考。
【原文】以心意诚于中而肢体形于外,含藏先天之本,性命生死之道,阴阳为母,四象为根,以夺阴阳之造化,扭转乾坤之炁机。此一段文字见于近年来问世的《姬际可自述》,虽有后人伪造的嫌疑,但拳学价值很高,故采用之。
解放前蚌埠既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也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交通便捷,南来北往的货物众多,相当繁华。因为交通方便,许多高人,名师都曾路过或定居蚌埠,有些老师在蚌开场授徒,并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如太极,八卦,八极等内外家拳法在当时都有着很强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