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三公山碑》是刊刻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的一方碑刻,又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无撰书人姓名,属缪篆书法作品,现位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南麓。《祀三公山碑》为长方形,高1.7米、宽0.7米、厚0.
由于人们即使在使用小篆时,也不必要有李斯那种诚惶诚恐、虔诚恭谨的心态,在书写时可以放开手脚,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秦小篆的禁锢,增强了书写的自由性,加之汉代是一个恢宏八极、气势雄大的帝国,在文化艺术上能够广取博纳,文字使用以隶书为主,但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篆书反而有了新发展。
特约评改人:何昌贵中国书协第六届理事、隶书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2007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获奖书家隶书中堂规格 138cm×70cm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崖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头条创作挑战赛#《(民国)元氏县志》不分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分六册。李林奎总编纂,民国印本,函套。版框高17.8厘米,宽26.6厘米,半页十三行,行三十字,四周双边,单鱼尾。书衣:元氏县志,册目录。书名页:元氏县志,民国辛未,武儒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