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旻)年前打麻糍是一些农村过春节不可少的一项传统习俗。1月19日,腊月二十八,在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朱凤胡家村,村里老老少少欢聚在一起打麻糍。
二十八,打糍粑,一到除夕前夕,就是南方人开打这道年味美食的时候了!接下来即是村里年尾的重点节目——打糍粑,去外地打工的靓仔们年底会陆陆续续回来,哪家有做糍粑,年轻小伙,妇女小孩都会过去帮忙,老老少少齐聚一堂,一边话家常,一边做糍粑,这是一年一度农村里此时最隆重的盛事,平时安静的小山村顿时喧嚣起来。
天气一凉,杭州建德三都麻糍,又回来了!白白胖胖,甜甜蜜蜜,咬一口,心情别提多美啦。建德三都手工麻糍,好吃是出了名的。2013年,上过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2015年,上过央视7套《乡土》栏目;2016年,在上海休博会上一天卖出2000个。
在市区也能买到塔石特色小吃这家麻糍店很好找,就在中医总院的斜对面。下午一时,记者找到店铺时,店门口已经被黑压压的人群覆盖住了。往前一凑,原来大家正围在一旁观看捣麻糍的过程,“咚、咚、咚。”只见老板用大木锤熟练地敲打着石臼里的饭团,饭团经敲打变得软绵绵,散发出阵阵米香。
央广网抚州1月23日消息(记者王一凡)圆圆的麻糍象征着团团圆圆。在江西抚州农村地区,打麻糍是春节传统习俗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蒸糯米(央广网发 余华生 摄)舂杵糯米(央广网发 余华生 摄)春节期间,抚州市临川区茅排村常有年轻人相聚一起打麻糍。
近日,宜春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应邀来到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大浦村参加“迎新春 品年味”主题活动,与村民一起舞龙、舞狮、打麻糍、炸红薯丸子、写春联等,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欢欢喜喜迎新春。1月25日,宜春学院的外国留学生体验舞龙。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如何舞狮。外国留学生学习写福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汪驰超 “9点我们就在门口排队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农博会上,15岁的初二学生小李与妈妈早早来到门口排队,小李表示,这已经是她连续第四年参加这一盛会,“比前几届热闹多了。”图源:受访者12月9日,浙江农业博览会进入第三天。
经过一番鏖战,最后,高潮来临,七八根捣棍齐齐插向石臼,一番绞夹,“起”,领头人一声断喝,整臼的热糍粑生生被凌空夹起,放进早已备好的大木盆。男人退场,女人上场。女人们迅速将热糍粑分捏成大小均匀的丸子,在豆末里滚上几圈后装盘上桌。豆末用炒得香脆的黄豆磨成,加入白砂糖,那滋味啊,真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