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肖立群 上海报道 正值暑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往医院排队做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扁桃体和腺样体扮演着重要的免疫角色。然而,当它们过于肥大时,却可能成为影响孩子健康的“隐形杀手”。
孩子睡觉打呼噜,确诊腺样体肥大,成了爸妈的“心头病”。保守治疗周期长,若用药不规范,很可能做了无用功,气道阻塞得不到改善,甚至更严重;虽然手术治疗立竿见影,但害怕有风险,很多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眼看又要到孩子扎堆切除腺样体的暑假高峰期,腺样体到底切不切?
大家一直很困惑,要不要做腺样体手术,这个手术到底有没有用?我儿子,5岁半,从小就是张口呼吸,经常流口水,说话也不是很清楚,很容易积食上火,经常喉咙发炎引起发烧,舌苔黄、腻、厚,动不动就鼻塞,感觉一年都没有通畅过。
起因是上周六门诊遇到一家人,特意从崇明过来,4岁的儿子因腺样体肥大,春节后就做手术把腺样体切掉了。手术是全麻,一开始妈妈很纠结,原本想试试中医,但无奈爸爸坚决不信,认为切掉不就好了嘛,打呼噜、睡眠、张嘴呼吸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何况中药”有毒“,只要把堵在呼吸道的红肿增生的肉肉切除掉,一切就都会变好。
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家长需要留个心眼,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异样”,很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在作祟。最近,李奶奶的孙子感冒了,鼻塞、张口呼吸,来到厦门市第三医院检查后,发现腺样体堵塞后鼻孔90%,鼻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牙列不齐,硬腭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