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家们提出一项“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计划发射一个1.2米口径的高精度天体测量空间望远镜,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常规运行至少5年时间,拟探测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100个类太阳型恒星,期望发现首颗太阳系外宜居带“地球2.0”。
之前介绍了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地球和月球,今天来介绍一下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主角——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典型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束缚周围的一切天体,整个太阳系的99.8%的质量都集中在太阳上。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视频领先世界5年,中国的人造太阳是怎么“种”出来的?中国的“人造太阳”实现了首次放电,一系列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让中国核聚变事业继续领跑世界。好好的太阳挂在天上,为什么非要造一个人造的太阳呢?我们需要能源,需要像太阳能一样源源不断的,清洁的能源。
如果按照3000度逻辑往下走,现有人类探索宇宙的所有方案都要推翻,需要重新制定,这么高的温度,一千度可以融化黄金,一千五百度可以融化钢铁,这样的条件下,很多金属都会融化,甚至气化,用什么材质的飞船才能穿越啦?
太阳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是我们这个星系的中心,直径139.2万公里。其中太阳圈延伸到冥王星轨道之外与星际物质交界,我们都在太阳圈内,而日冕层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太阳大气层,厚度几百万公里,温度高达百万摄氏度。
近日,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实现了哪些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
其实还有太阳,它是万物之源。在物理学上,我们都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能量存在的,没有凭空消失的,也无法凭空产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或者是从一个物体上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而保证能量的总量不变。
来源:中国气象 近日,一条视频突然爆火,内容为“太阳表面惊现巨大黑子”,并称“下周将会面向地球”。该视频快速登上多个网络平台热搜榜。视频中的文字显示,毅力号火星车拍摄到一个巨大黑子,或将释放高能爆炸,导致地球电网瘫痪,那可该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