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作为纯绿色的天然食品,很多人对它是鲜嫩而垂涎三尺。对于埋在土里的冬笋,不会挖的人根本不知道在哪,只有会挖的人,才能找到冬笋的“藏身之所”。有很多没有被挖到的笋,真的如老人们所讲,冬笋到了第二年,真的会烂掉吗?
新淮安网(www.xhuaian.com) 12月12日讯:近日杭州植物园遭挖笋,让植物园里的200多亩竹园被挖得伤痕累累,这就立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那么挖冬笋是否会影响竹子的生长呢?冬笋能长成竹子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竹林里的笋开始冒尖了,城里人看到容易兴奋,当成不要钱的野菜,掰下一大堆,想着带回家慢慢吃。竹根上的芽,不断在生长,冬天在土里,你们看不见而已,味道也嫩,确实是道好菜,摘的时候一般是在12月初到2月底,所以被称作冬笋,冬笋吃了也没大关系,竹根也就竹鞭,发芽时一长一串,摘了问题不大,大部分的冬笋长不大的,长不成竹子。
我老家属于比较偏远的山区,山上到处都是苗竹,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会扛个锄头上山,去寻找这大自然的馈赠——冬笋,挖冬笋并不会影响竹子的生长,跟春笋不一样,冬天的笋不及时挖掉也会化掉,尽管山上大片大片的竹林,要挖到冬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金刚钻还真揽不了这瓷器活!
冬笋通过地下根茎繁殖,找到它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它不像竹笋一样露出半个头,它在地理上隐藏的很深,你需要慢慢去发现。这需要技巧、经验和体力。当然也有一点点运气。选竹子。不要选太老的竹子,最好一两年后再看竹子。幼竹不生笋。幼竹表面颜色较浅。简而言之,颜色越深,竹子就越老。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食占据了重要部分。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特别爱吃竹笋,在江南地区曾有“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笋”的说法,足见竹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在农村每年到冬天,就会总有一些人闲不住,扛着锄头去竹林里面挖冬笋,挖冬笋可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但每年冬笋的价格都在逐年上涨,可见冬笋的口感的确是首屈一指,再加上是纯野生,健康又绿色,所以非常好售卖。
走进榕江县平阳乡领培村俾加寨,扑面而来的,都是林海竹山。这个仅有39户397人的苗寨,远处是数座千米以上山峰,密林遮天蔽日。近处的寨前寨后,满眼是楠竹,林林总总上千亩。俾加寨盛产楠竹,生长旺盛时,春笋生长季节,有时可在牛圈边、甚至居室内外都可以拨出嫩笋。
德化的美食很普及,这里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都能做很好吃的饭。我在两年以前就在博文中介绍过陈妈妈做的竹笋饭。这篇博文的题材被央视一套看上了,专门追踪到戴云山,给陈妈妈一家拍电视节目,将在春节播放。今天,带您全面体验一下陈妈妈做的竹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