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不存在于现实生物界,其形象由许多不同的动物特征糅合而成。据古籍记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有“马首蛇尾,三停九似”之说。关于龙的这些特征元素,在上海动物园中基本都能找到相关的动物原型。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早在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就广泛分布于华夏大地。距今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石堆塑龙,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玉猪龙等都比较具有代表性。
龙是原始图腾,是中国人眼中神圣的存在。宋代罗愿在《尔雅翼》里这样描述它:龙有鳞虫那么长,和九种动物比较像,它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上有81块鳞片,乍一看仿佛是用几只动物器官拼接而成。
不管龙究竟“应该是什么”,飞龙在天,寓意着强大与文明,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最终成了维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撰稿|Anne 尊贵、威严、刚猛矫健的神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这是中国人认可的“龙”的形象。 从远古到现在,遨游史海的龙,游着游着,也就游成了民族的图腾。
一提起龙,立刻会想到龙有像蟒蛇一样的身躯,鹰的爪子马头猪嘴,牛眼,鹿角,鱼尾等特征。中国古书曾这样记载“龙”比如《山海经》里有烛龙,应龙还有龙头人身的计蒙神,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是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风而潜渊”。
龙的形象是如何演变的?哪种龙最厉害?火龙出水、龙骨水车、龙洗等古代科技有怎么样的科技含量?现代的“大国重器”里面又有哪些和“龙”有关?甲辰龙年将至,今天(1月31日),由上海科技馆原创策划的“有龙则灵——2024甲辰龙年生肖特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B2中庭开幕。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龙文化渗透于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传统建筑、器物、服饰,亦或是传统节庆中,都能看到龙的踪影。在中国,龙文化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从遥远的史前时代没有中断的一直延续到当今,其奥妙何在?
龙是由九种动物身体部位组成的,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鹰爪、鱼鳞、蛇尾九种。在以前的西汉时期,龙都是三趾,到宋朝的时候,就变成了四爪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画龙的时候就把这二者进行了结合,龙的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
红山玉龙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汉代青龙纹瓦当寓意祥瑞,镇守安宁唐代赤金走龙栩栩如生,步态生辉……甲辰龙年将至一件件龙文物从历史深处腾飞而来描绘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的中国且听龙的“研究者”“讲述者”龙年说龙器物有魂,透物见史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办线上培训班“寻龙博物——文物里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