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新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发射了第一枚中程火箭。对应的是中国有了原子弹,有了发射载具。此时中国距离核威慑能力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还缺一个战略级的核武器发射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核潜艇。
序“学医救不了国!”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从鲁迅先生嘴里说出来,不过与“弃医从文”的周树人不同,黄旭华说了一句:“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或者是造船。”这样一个简单又远大的信念,造就了中国的“核潜艇之父”。可鲜少有人得知,黄老走这条路,堪比天堑,步步艰难,段段险阻。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87年,广东的一位老太太收到了一本杂志,但是亲朋好友里没人买过这本杂志。为了弄清楚这本杂志有什么特殊之处,老人和家里人翻看了里面的内容。
1987年春天,一位住在广东海丰县、年过九旬的老妇人收到一封特殊信件——里面是一本《文汇月刊》。出于好奇,老人开始翻阅这本书,当她看到其中一篇讲述黄总设计师人生经历的文章《赫赫无名的人生》后,竟激动的泪流满面:这篇文章写的是我的儿子啊!
日前,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完成主题油画新作《黄旭华——想起母亲的牵挂》。这是冯少协继《钟南山——中国共产党党员》《麦贤得——为祖国时刻准备着!》后又一主题人物画力作,以其个性鲜明的艺术手法,再度致敬时代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