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17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开幕,中国杂技团选送的《车技》和浙江杂技团选送的《蹬伞》在开幕式上惊艳亮相。1月17日,在摩纳哥举行的第4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浙江杂技团的演员表演《蹬伞》。
2021年,重庆蹬技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第八代传承人,石倩15岁开始学习蹬技,蹬伞是她每天必修的“功课”。轻巧灵便的画伞在她的足尖慢慢旋转犹如花朵绽放,这正是蹬技的艺术魅力。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艳粉5月8日,说起再登央视舞台,菏泽专业杂技演员李晓蕊仍然沉浸在兴奋中。5月4日,《星光大道》节目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李晓蕊带来精彩的节目高空绸吊和蹬伞,精湛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惊呼声。
守得花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镁光灯聚焦的舞台上,想做一名能“打得了硬仗”的杂技演员,至少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的训练。杂技讲究的就是童子功,这条路上,能坚持下来的孩子并不多,鲁明月是其中一个。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随着双脚不停动作,一人合抱的大水缸在脚尖翻飞,旋转、跳跃,观众吓得闭着眼。近日,“杂技演员分享第一视角蹬缸”“第一视角看蹬鼓表演”等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网友评论“掉下来怎么办?”“脚比我手都灵活”“大妹子你看着点别砸了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6日讯(记者叶飞艳)3月24日至26日,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武汉惊艳上演。记者采访来自全国各地的杂技团发现,此次参加杂技节展演的节目形式多样,技艺高难,融惊险性、创意性、观赏性、多元性于一体,其中不乏“金菊奖”获奖节目和各地杂技团“王牌节目”。
本报北京2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时而层层叠起“人梯”,位于最顶端的演员轻巧地用脚尖“蹬伞”;时而倒立“一字马”,单手支撑便可弹奏出乐曲……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夕,在北京保利剧院,由中国杂技团带来的《金牌杂技闹新春》杂技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以多种高难度杂技表演技巧结
2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元宵晚会播出。晚会贯穿“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基调,展现国风雅韵,传递美好祝福,受到海内外关注。据统计,截至2月25日8时,总台元宵晚会跨媒体直播总触达人次3.53亿次,新媒体端直播播放量1.84亿次,电视端观众收看人次1.
舞狮、蹬伞、魔术、顶碗、抖空竹……9月12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内蒙古文联联合开展的“中国杂技北疆行”2024“送欢乐下基层”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一场“惊险又奇美”的杂技盛宴在乌兰恰特大剧院精彩上演。演出在《雄狮送福》喜庆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
12月8日,演员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国杂技“奇妙之夜”演出上表演《高椅》。当晚,由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与法国凤凰马戏团合作推出的中国杂技“奇妙之夜”在巴黎上演,来自中国大连杂技团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
本次《技惊四座》专场演出中,创新性地应用“杂技情境演艺+三方对话”形式呈现,展演节目集艺术性、故事性、观赏性于一体,生动展现出中国杂技团的台前幕后,以及新生代青年人才对传统球技、蹬伞、空竹等多种杂技的全新呈现。
1月17日,在摩纳哥举行的第4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浙江杂技团的演员表演《蹬伞》。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新华社摩纳哥蒙特卡洛1月18日电(记者高静)第4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17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开幕,中国杂技团选送的《车技》和浙江杂技团选送的《蹬伞》在开幕式上惊艳亮相。
新华社巴黎12月9日电 通讯:中国杂技“奇妙之夜”让法国青少年着迷新华社记者唐霁当地时间8日晚,法国首都巴黎,可容纳4000多名观众的法国凤凰马戏团演出帐篷内座无虚席。中国大连杂技团带来的精彩表演赢得现场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他们当中大多是法国青少年。
6月18日,在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开幕式上,上海杂技团演员刘明亚表演魔术《妙韵——手彩》。6月18日至22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在广东省深圳市欢乐谷举办。
新京报讯(记者刘玮)2月24日(正月十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元宵晚会》圆满播出。据统计,截至2月25日8时,总台元宵晚会跨媒体直播总触达人次3.53亿次,新媒体端直播播放量1.84亿次,电视端观众收看人次1.69亿次,均高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