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旅游旺季,然而不少正在日本旅游或者即将前往日本旅游的游客却面临计划被打乱的风险。日本宫崎县近海8日发生7.1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发布提示信息,警告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高,呼吁民众未来一周左右提高警惕、做好防备。
7月16日,话题“女子机票降3000元起飞前买低退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讨论。据新闻晨报报道,一乘客在出发前一晚,发现机票价格跳水3000余元,该乘客决定“买低退高”,在已值机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全额退款。
随着暑假的到来航空市场迎来了传统的出游高峰期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暑假机票价格出现了显著的“跳水”现象甚至在出发前一天晚上机票价格直降3000多元令不少消费者感到惊讶起飞前跳水3000元她这样操作退款了7月16日话题“女子机票降3000元起飞前买低退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讨论一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刘锦涵 实习生 王凯诺因台风“格美”影响,7月25日福州机场全部航班取消,福州市民黄女士的旅行计划也不得不泡汤。更让黄女士糟心的是,她申请返程机票退票时,却被平台告知要扣除高额手续费。黄女士认为,无法出行是受台风影响,损失不应该由消费者来承担。
近日,“女子机票降3000元起飞前买低退高”,引发关注。据报道,今年5月底,一乘客在东航APP买了6月23日上海飞三亚的6张往返机票,共计15000余元。出发前一晚,机票价格跳水3000余元,该乘客决定“买低退高”,在已值机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全额退款。
在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审结的一起机票退费纠纷案中,旅客小江认为,“票面全退”应解释为“款项全退”,要求订票平台全额退款,但该诉求并未得到法院支持。法院指出,机票价格由票面价格、其他税费等组成,“票面全退”并不等于支付的“款项全退”,旅客订票前务必对相关条款内容仔细阅读。
据新闻晨报报道,一位昵称为“花椰菜”的网友花15000元购买了一家6口的机票后,在出发前一天晚上发现,同航班的机票总价降了3000元,尽管已在手机完成值机,但她还是通过与航空公司沟通,在购买了低价机票后完成了此前购买机票的全额退款,省了3000元。
极目新闻记者 金计“购买的大连回武汉的机票,航班被航空公司取消,改签到第二天,因不想更改行程,我们提出退票却遭拒绝。”近日,旅客熊先生的妻子拨打极目新闻热线027-86777777投诉称,她购买的机票被航空公司取消,却无法全额退票,无奈,她只能改签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
不同航空公司、购票平台、航班的机票退改签规则都不尽相同,预订机票时,旅客首先关注的是价格和时间,对于机票的退改签说明可能不会花费太多时间研究。尤其对于一些规则中概念的理解,很可能会与平台、航司的解释有出入,因此导致旅客对因退改签造成的费用损失未能合理预判,由此引发纠纷。
机票退改签服务再度迎来创新。6月24日,东航推出长三角“区域通”服务。与以往国内航司推出的客票退改优化规则不同,该服务的机票“用新退旧”机制是民航业内首次推出,实现了特定区域内起飞前4小时可更改行程、原票可全额退款。在业内人士看来,该项服务主要面向因工作变动行程的商务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