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在上海爱心社成员中国网(生活消费)李玉 吴方伟上海报道2015年8月16日下午,河南人在上海公众平台、河南人在上海爱心社组织的《豫见上海》记录片首映暨河南人在上海通讯录发放仪式在闸北区柳营路的苏膳坊隆重举行。
他本想在春节回乡,因疫情留在上海,2020年来没有休息一天,除了崇明,上海所有的区都去了,“我没有固定的配送范围,哪里有单子就在哪里接,送去一个地方,就在那里接新单子。比如,我现在来静安区接单子,要送去宝山区,那么到了宝山,可能会接到一个送浦东的单子,我就去浦东……”
紧接着登台的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急中生智,给自己打了个圆场:“我回去之后要好好查一查族谱,看看我们的根是不是在河南。”在繁华大上海功成名就,为何以“我是河南人”为荣?“一方面,我是求学才离开河南,对老家有着深深眷恋;另一方面,河南近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瞩目,我们打心底感到自豪。”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上海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独特乡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味方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很多人即便离家千里,也能通过刷短视频、看直播,方便地关注到家乡最新动态、听到熟悉的乡音、寻味外地的河南味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丽 实习生 梅静雨为帮河南绿色优质农产品企业在上海常年销售打通多种渠道,1月11日,河南绿色优质农产品企业与上海西虹桥预制菜发展有限公司面对面产销对接活动在郑州举办,河南农业系统和河南绿色优质农产品企业20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上海报道】“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当被西方人称赞为“东方咏叹调”的经典豫剧曲目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唱响时,长期在外的河南人从慷慨激昂的唱腔中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