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唱歌的过程中,有很多同学唱歌,尤其是唱高音的时候喜欢扯喉咙唱,扯喉咙的时候嗓子会哑会疼,高音还破音,声音音高达到一定位置就唱不出音了,很多歌曲实际上都唱不上,假声还发虚,这是不是你经常遇到的问题呢?
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肺部将气息经过支气管、气管呼出,振动声带产生声音,然后通过各共鸣腔体实现共鸣效果,将声音扩大并形成优美悦耳的歌声。在歌唱过程中,为了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大脑会指导共鸣腔体进行精细调整,从而产生丰富多样的音色。
我们知道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可以是空气、水、金属等物质,这个介质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大家在唱高音的时候会不会感觉声音发白,就像在喊叫一样,声音一点也不圆润,尖锐且刺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唱高音的时候,没有运用共鸣腔体来放大音量、美化音色,不懂得如何调节共鸣腔,想要让自己的声音更圆润,必须有共鸣腔体的参与,通过共鸣腔才能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有质感,更有艺术感。
我们在学习唱歌的时候,总是会看到“用正确的位置来唱歌”这样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也是非常微妙的技术,因为我们的发声器官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自己去感受,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感觉,那么我们在唱的时候如何才能正确的找到这个正确的发声位置呢?
这一篇文章,我们来专门讲讲高音。要讲高音我们需要先了解发声的人体结构“声带”,人声是通过气息+声带配合作用得到的结果,声带具体在哪里,长什么样声带是下图这样两片白色的韧带,生长在气管口(即喉结甲状软骨里面)。放松状态下、以及呼吸时,后端打开、用于呼吸;当说话时后端闭合,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