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4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分享了量子信息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其中对于量子计算,潘建伟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也有翻译为“量子霸权”)。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王敏“参观完展览,我很震撼,量子技术的应用已经如此广泛了,很多成果得到了转化。这让我们从事量子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有了更大信心。”在近日于合肥召开的2024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如是说。
7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中国重磅研究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宇翱、姚星灿、邓友金团队成功构建了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以超越经典计算机的模拟能力,首次验证了该体系中的反铁磁相变,向获得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低温相图、理解量子磁性在高温超导机理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18日报道,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存在感显著上升,拥有的量子计算机相关公开专利数量已经超越美国升至第一。量子技术有望应用于药物发现、金融等诸多领域,也与维护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谷歌于2024年12月10日发布了新一代量子计算芯片“Willow”。这款芯片有多“快”?根据谷歌的研究,“Willow”在5分钟内完成了极其复杂的计算任务,而当今最强大的传统超级计算机可能需要“10的25次方年”(比宇宙年龄还要久)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量子计算这一前沿领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近期,谷歌公司公布了一款名为Willow的新量子芯片,它拥有高达105个“量子比特”,这一成就再次刷新了人们对量子计算的认知。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张苏慧)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量子科技作为前沿科技的代表,正引领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24年以来,运营商们积极投身量子科技的探索与应用的发掘,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断推动量子科技走向市场化,为多个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当地时间周二,GPU(图形处理器)厂商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将“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推向市场可能需要15到30年的时间。随后多只量子计算股接连下跌。美股周二多只量子计算概念股股价下挫,微美全息跌34.07%,Quantum Computing跌43.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在量子技术领域,中国的存在感显著上升。”日经中文网21日报道称,从可实现超高速计算的“量子计算机”公开专利数量来看,中国已超越美国,位居第一。 量子计算机是实现量子计算任务的物理装置。
每经记者:张宝莲 每经编辑:文多量子,构成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单位。在没有被“发现”之前,牛顿的经典力学统治着物理世界,即世界是确定的,而量子力学的发现让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轰塌,并开启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新世界。量子力学在20世纪初期诞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从理论走向应用。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2024年12月9日,美国谷歌公司在《自然》期刊发表了利用105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垂柳”实现码距最高为7的表面码量子纠错。一周后的12月17日,国家实验室105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成果也在arXiv上公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经过十多年科研攻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成功构建了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器,以超越经典计算机的模拟能力首次验证了该体系中的反铁磁相变,朝向获得该模型低温相图、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也全新打开了构建专用量子模拟机的大门。
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亿亿亿个粒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如同一把性能超强的“激光剑”,为研制“人造太阳”核心材料提供科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