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北京会议中心,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委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5月,故宫文创馆将开到神武门外。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每年提交的提案都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今年他又带来了16份与故宫、文物保护相关的提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丽蓉回首2024年,博物馆热方兴未艾,“为一座馆,赴一座城”,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新选择和新趋势。博物馆里精彩纷呈,有不少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高质量大展,火出圈的文创产品成为“顶流”,多家重磅新馆正式开放。展望2025年,博物馆依然值得期待。
故宫,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皇家宫殿,每年吸引数千万游客蜂拥而来一睹它的风采!然而,你知道吗?你所目睹的故宫,仅仅是其壮丽全貌的冰山一角。更令你惊讶的是,这个“冰山一角”可能还是个“假故宫”,因为真正的故宫并未完全对外开放。你知道那些未开放区域,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和故事?
故宫北院将于20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全面建成。记者从正在召开的海淀区两会上获悉,海淀区将通过提升交通出行能力、营造优美环境、打造文化新名片三方面举措,重点推进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及周边环境建设。
最近,故宫博物院动工建设北院区的消息备受关注。故宫博物院为什么要建北院区?怎么建?建成后什么样?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要建故宫北院区?2022年12月30日,立项筹备已近十年之久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正式破土动工。20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时,北院区将全面建成。
2025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建院100周年。9月29日,2025年《故宫日历》发布,每日展示紫禁城中的蛇文物同时,讲述100年来故宫人守护国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2025年《故宫日历》1月的主题是灵蛇献瑞,31天对应31件与蛇有关的文物。
2025年,乙巳年,生肖蛇,适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故宫日历·2025年》以生肖蛇、百件精品文物、百年建院历史为主题,讲述100年来故宫人守护国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日历封面图案采自故宫钦安殿纸本神像画局部,缠绕于马天君右手所持枪上的灵蛇,迎新纳吉,富于活力。
90后程序员按朝代顺序展示博物馆的冰箱贴。受访者供图2024年,博物馆的忙碌一望便知:仅国庆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统计公布,已接待的6309187人次中,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室宫殿,集古代建筑精华于一身的故宫,又被称为【紫禁城】,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也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就是这样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我们国家从建国以来却从未完全开放,从未向世界展示它的全部惊人之处。
来源:新民晚报 入冬的北京,满城金黄,落叶扑簌簌地洒满街头。走进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便可看到一处别具匠心的“故宫零废弃”生态堆肥花坛。这个微型的生态系统收集着故宫中的落叶与枯枝等园林废弃物,通过堆肥发酵生成有机肥料,又回归故宫土壤,滋养着这座“绿”意盎然的古老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