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璇今年9月,在“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33周年之际,美国电影《威尼斯惊魂夜》在全球上映,这是好莱坞导演肯尼思·布拉纳的“侦探波洛”系列电影的第三部,该片在美国烂番茄网和中国豆瓣网等各国专业影视评论网站上都获得了较高的评分。
《旺达幻视》终于迎来了第九集大结局,隐藏许久的秘密终于被揭晓,剧集最后也出现了几段非常炸裂的战斗镜头,别的先不说,留给粉丝们自己观看,而旺达与最后反派阿加莎之间的战斗就不得不说说了,阿加莎喜获混沌魔法,旺达被吸成了老太婆!
说到世界公认的推理小说大师,就不得不提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几乎每一年,都有她的作品被翻拍成影视,再次掀起推理狂潮。比如原定今年上映的《尼罗河惨案》,以及之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烧脑的故事、严密的推理、对人性的挖掘,是阿加莎的作品能经久不衰的原因。
1920年,30岁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发表了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从《斯泰尔斯庄园奇案》起步,阿加莎·克里斯蒂塑造了波洛、马普尔小姐、“间谍夫妇”汤米和塔彭丝等经典形象,如今她的全部85本侦探小说也已经由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推出中文版。
上周,新剧《民国大侦探》开始上映,如今仍在热播中。笔者在写本篇专栏之前看了第一个案子——《东方快车谋杀案》,相比起之前好莱坞电影版大刀阔斧的改动,完全中式的阿加莎居然能够如此忠于原作,是令我比较惊讶的,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情有可原,毕竟阿加莎生活的时代、她笔下侦探故事上演的时间,距离民国时期并不遥远,几乎可算是同一时代。
《尼罗河上的惨案》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同名侦探小说,由英国的柯林斯犯罪小说俱乐部在1937年首次出版,故事讲述了在埃及尼罗河上,一艘满载着异国旅人的豪华游轮发生了三起诡异的杀人事件,而恰巧在船上度假的侦探波洛也被卷入其中,最后波洛通过他的聪明才智,解开了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谜题。
例如《埃赫那吞》聚焦了古埃及的绥靖政治,《控方证人》探讨了关于司法程序的运作以及复杂的罪责问题,1958年的《判决》触及了当时英国理想主义潜在的危机问题。——The Bloomsbury Handbook to Agatha Chris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