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截至2月2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已满半年。2023年8月24日,不顾日本国内外多方强烈反对,日方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截至2023年11月,东电分3次排放了合计约2.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2024财年第一次、总计第5次的核污染水排海当地时间今天(5月7日)中午结束,17天来共向大海排放了约7800吨核污染水。东电称,在第五次排放中,受到4月24日挖掘作业导致电缆损坏造成停电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排海设施停运约6个半小时。
来源:中国新闻网2月28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四批福岛核污水,预计将持续17天。这是2024年福岛核电站排放的首批核污水,排放量与前三次大致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最近一段时间,福岛核电站问题不断,先是发生了大量核污水泄漏事故,不到一个月核电站内又一度响起火灾警报。
2月28日,日本开始排放第四批福岛核污水,预计持续17天,排放量与前三次大致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也就是说,短短半年时间,将有超过3万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而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2024年度的排放量更是高达5.46万吨,是2023年度的1.7倍。
在日本排放核污水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坚定的,那就是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排放核污水必须接受邻国和国际社会的监督,确保核污水排放科学透明,但在日前的一次记者会上,日本记者称,日本核污水检测合格,中方是否考虑恢复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中方的回应很硬气,充满智慧!
中新网11月20日电 (张奥林)11月20日,福岛核电站第三批次核污水排放结束,从8月24日正式开启排污,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有超2.3万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在这期间,福岛核电站员工被核污水辐射、排放设备发生故障等问题不断。同时,由于核污水的巨大危害,日本国内外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专家表示,单次检测效果不能表明就一定没有造成海水污染,需要在IAEA框架下开展长期的国际监测,中国等利益攸关国将持续参与并继续实施独立取样监测。这一信号表明,中日关系或许会迎来缓和,恢复正常交流,尤其是为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年访华铺垫了舆论基础。
大无语事件又又又上演了!最近福岛核污水检测结果来了个“惊天大反转”,说是检测结果显示未见异常!这消息一出来,网上都炸开了锅,有人开始欢呼,觉得之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反对和担心全是白费劲,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能敞开肚皮吃日本海鲜了。
近期,有日本媒体报道称,2022年中国核电站排放的废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质氚的含量,比福岛核电站“处理水”计划年排放量的上限还要高9倍。强行将核电站正常运行产生的废水与核污水混为一谈,完全是在扭曲事实,误导公众。核废水与核污水,一字之别,千里之差。
日本政府13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将排入大海。福岛核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核污水入海,长期影响难以评估,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势必难以挽回。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4月8日报道,针对将福岛核电站储存的污水排放入海一事,日本政府正在进行调整,最快或于下周做出决定。关于核污水的解决办法,日本政府目前拟定的计划是将其稀释后排入太平洋。为获得渔业组织的理解,日本首相菅义伟在4月7日同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会长岸宏进行了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