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鹿是天上瑶光星散开时生成的瑞兽,常与神仙、仙鹤、灵芝、松柏神树在一起,出没于仙山之间,保护仙草灵芝,向人间布福增寿,送人安康,为人预兆祥瑞。远古时,在关东大地上没有一条河流,生活在这里的百鸟百兽们一到旱季就要受干渴的折磨。
鹿在古代还被视为神物,认为鹿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和长寿,那些长寿神就是骑着梅花鹿;在商代鹿骨已用作占卜,殷虚还发现鹿角刻辞;东周时期,楚墓中流行使用本雕镇墓鸟兽神怪,它们的头上都安装真实的鹿角,形成楚文化的特点。
地名文化故事系列短视频,是民政部联合央视频共同推出的系列地名文化故事节目。该系列短视频共70期,将在民政部政务微信“中国民政”、政务微博“民政微语”、央视频“中国地名故事”账号逐步上线播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涿鹿”,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六、总结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鹿”出现过很多含义。在商朝时期,鹿跟当时的巫傩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图腾,保护神。在西周时期,鹿则代表着游牧民族,是荒蛮暴力的代名词。在东周-汉朝,鹿逐渐成为了儒家“王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