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日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当天下午,他来到黄河入海口码头、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前2月15日,《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其中第六章内容是“全力保障黄河下游长治久安”,要求坚持根治水患、防治干旱,开展“二级悬河”治理,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构筑沿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固防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因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冲击大量泥沙,所以黄河自古以来混浊,又有“浊河”之称。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心飞扬编辑|t引言黄河,华夏文明的灵魂之所寄,多少波澜壮阔的故事因它而起又因它而消逝,承载了1/5人口的华北平原都是被它制造出来的。
在黄河入海口形成的黄河三角洲,也是我国暖温带最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当地大力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工程,修复湿地超20万亩。如今,母亲河奔流入海的地方,已成为水草丰美、候鸟群归的生物多样性湿地。
铲平黄河下游八百里悬河,将其拉直入黄海,实现中原地区直通大海,那这个计划能否可行呢?黄河在近2000多年经历了六次大改道,最近的一次就是明清时期,黄河南下至黄海入海改道至北上进入渤海,虽然已经流淌超百年,但如今的黄河仍然还存在诸多问题,旱季干旱雨季洪灾,丧失了航运功能的同时还存在有地上悬河。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就比如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还有蓝田文明、半坡文明等,全球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是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亲切的称呼黄河为“母亲河”。
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阳北岸铜瓦厢决口。黄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决口之初,清政府正全力镇压太平天国,无暇顾及河工,只能在“因势利导”、“设法疏消”的幌子下任凭黄水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