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医生,我家宝宝是不是对牛奶过敏?”童童今年2岁半,断奶后吃奶粉、辅食一直没有大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只要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换了几种奶粉还是不行。正值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童童妈妈非常担心孩子的营养跟不上。详细了解过病情后,医生认为童童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很多人从小养成饮用牛奶的习惯。然而,提到牛奶。一部分人发愁了。我是不是乳糖不耐受呀?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继续强调了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居民日常膳食中的重要性,指出要把牛奶制品当作膳食组成的必需品,增加奶制品摄入可一定程度增加儿童、青少年及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推荐每日摄入300-500ml液态奶。
乳糖不耐受是乳糖酶先天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牛奶过敏多指人们对牛奶中蛋白质过敏,二者的表现症状有类似之处,都可能发生腹痛、腹泻、腹胀等肠道症状,但并不是一回事。
“无缘无故”出现瘙痒、总想揉眼睛、口腔溃疡,甚至还会呕吐腹泻……出现这些身体反应,警惕食物慢性过敏,也就是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是今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提倡把奶类和大豆类食物作为富含优质蛋白质、钙和B族维生素的来源,从而提高膳食质量;鼓励居民学会科学用油,巧烹饪量化用油,减少烹饪油摄入,降低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然而,现在有言论称“牛乳性寒不能饮用”,这种说法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