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天文学家将地球天区分割成了1270万块,这样一来只需要观测其中一块的星系数量,再把它乘以1270万,理论上就能得到全宇宙的星系数量,因为我们的宇宙是各向同性的,也就是说从地球向任何方向观测,星系们都呈现均匀分布状态。
我们都知道星系是由众多恒星和星云尘埃组成的天体系统,他们的直径一般都在几千光年到上百万光年,我们便身处于庞大的星系之中-名为银河系,在这个系统内约有2000亿颗以上恒星,直径达到了12-16万光年之间。
银河系是一个包含2000至4000亿颗恒星的星系,其主体结构的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这就意味着,即使未来的人类能够以光速飞行,也需要大约10万年的时间才能横跨银河系,对于我们人类来讲,银河系无疑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存在,但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却并不算大。
早期星系形成过程中积累并吸积气体。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丹麦科学家在天文学史上首次见证了宇宙中最早3个星系的诞生——这一事件发生于134亿至133亿年前。这项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有关宇宙历史的新知识,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