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重要的有《法华经普门品》、《华严经入法界品》,净土系的《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般若系的《心经》等是观音菩萨信仰的根本经典,对中国人来说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化现为三十三种不同的形貌,来度化众生。
上到八十老太,下到黄口雏儿,问起观音菩萨,大家都会莫名有一种亲切感。观音菩萨之所以称名观世音,“观”是菩萨能观之智,“世音”是菩萨所观之境,在《楞严经》中, 观音菩萨说自已在因中修行,久远劫前,得值观音如来,蒙观音如来教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依之修证,从耳根闻性本觉的理体,起始觉妙智,观三种世 间所有音声,皆唯心所现,故不循声转,反观闻声之性,入流亡所,解六结,越三空、终证圆通,故得古之观音如来授以观世音号。准提观音 — 主救度人间道。
求那跋陀罗翻译的《请观音经》言道 : “大悲观世音怜悯救护一切众生,故而说咒曰:普教一切众生而作是言,汝等今者应当一心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大悲大名称救护苦厄者,如此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烧众名香,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一心一意,令气息定,为免苦厄,请观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