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8日,东方红一号再次过境北京上空,被很多人争相仰望,重温半个世纪前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特别是在抗击疫情和全面复工复产的这场艰苦考验中,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在奋力拼搏和艰苦奋斗
51年前,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东方红的音乐,中国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如今再回首那个历史瞬间,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这个地方就是在1970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地方,因此这个地方也被称作东方红卫星升起的地方。
本文作者:詹奎1965年初,我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当年1月份,一份关于尽快全面规划中国人造地球卫星问题的报告得到中央批准,由此“651”工程正式启动。我与一批同学有幸参与这项工程。我当时所在的七机部一院十二所六室一组负责长征一号火箭上自动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
2月10日左右,也就是除夕前那天,天问一号将开始近火制动,即将开启环绕火星之旅!同时见证这一伟大创举的,还有在我们的头顶2300多千米高度运行的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自1970年4月24日发射以来,它已经默默的在天上运行了将近51年!
前言东方红一号——这颗承载着新中国航天梦想的卫星,至今已在太空默默运行54年。54年前它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后第五个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可你敢相信么?这颗设计寿命本有20天的卫星,在54年后的今天却仍然还没有坠落!
会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袁洁,党组副书记方向明,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航天老领导王礼恒、孙家栋,院士专家代表龙乐豪、刘宝镛、方心虎、戚发轫、叶培建、周志成、张贵田等,以及长征五号、北斗三号、嫦娥五号、风云四号等型号“两总”共同聚首,一起追忆往昔
视频制作:葛泰佚“人民日报号外一出来,街上敲锣打鼓庆祝起来……卫星经过北京,按时准点从西边飞过来……这个印象太深刻了!”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专访时,“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这样感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后的场景。
资料素材:[1]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空间科学之路专题[EB/OL][2] 路甬祥等.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3] 邢继发等.世界导弹与航天发动机大全[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4] 刘霖. "东方红一号"的政治载荷[
参考文献:1.张钧主编.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 罗荣兴主编.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3. 王礼恒主编.中国航天腾飞之路.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4. 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两弹一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