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在2023年度十大好书的推选中,继续以“中文原创”为首要评选原则,推崇体现中国文化新气象、新风貌的文化精品。12月16日下午,由南方都市报、N视频主办的“南都2023年度十大好书”在青云书院·拙见空间正式发布。王计兵著《赶时间的人》等十本今年出版的中文原创作品获奖。
《哀眠》,张怡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在张怡微的小说中,最具吸引力的不是搅动人心的故事,而是稳定安宁的语调。像一个人轻声轻气地面对着你说话,既有从细枝末节处散发流溢出来的生命热情,却也有历经世事之后的斩截明亮。
《白日尽头》,燕妮·埃彭贝克著,胡烨译,云南人民出版社/理想国,2023年10月。《白日尽头》以五卷的布局写一个称谓先后为“她”“H女同志”“霍夫曼夫人”等的犹太女人,每一卷写到她死为止,又在下一卷假定她没死,让她继续活在她的人生里,又死,又活,死去活来,如此五番。
《徐敦仁日记》,张剑整理,凤凰出版社2021年9月岁杪读到晚清金石学家吴云致金安清(字眉生)信札两通,涉及当时江浙一带官员学者动向,“蒋廉访已升川藩”云云,或指蒋志章,江西铅山人,是著名诗人蒋士铨的曾孙,于同治六年由浙江按察使升任四川布政使。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 杨苡口述自传》,杨苡/口述、余斌/撰写,译林出版社,2023年1月。杨苡平静的叙述反而让我读来很感动,至于巴老的小说当年为什么那么火,可能是当年跟《家》里的主角有一样经历的大家族出来的青年很多,特别容易产生共鸣,而我们则必须通过写实的回忆录才能理解当时人生活的真实状态。
今年认真翻阅了几套年度大书,也仔细读了些单本好书,把重点的几本拣出来,略陈感想,就教方家。之所以关注重视这套书,是因为笔者近年来转治晚清民国生活史,发现文化学人的诗酒活动,对早期的闽、川菜馆的产生及其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加]克日什托夫·普莱克著,吴艺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10月胡适在1919年提出“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主张应更注重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但这个提法也可能带来一些误会。
黄冬主编:《谁人曾与评说:卫西琴纪念暨评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23年12月卫西琴(Alfred Westharp,1882—1952,又名卫中),堪比怪杰辜鸿铭。只不过他俩反着来了,辜鸿铭留学英德,卫西琴却从德国跑到中国来弘扬孔孟之道。